2018年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43汉语言文学综合[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2.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3.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4.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二、简答题
5. 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答案】(1)句群与复句的区别
①构成单位不同: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句子,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
②二者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略有不同:在复句中经常成对运用的关联词语,在句群中大都不能成对运用;
③句群的句际关系类型和复句的类型绝大多数相同。不同之处是:复句没有解说句群中的问答式; 句群没有选择复句中限选关系(二者选一:“不是……就是……”)和决选关系(已定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2)句群与段落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
a. 句群是语言运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
b. 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 它的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作者的个性、习惯等。二者相比,自然段具有更大的任意性。
②划分的目的不同
a. 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里句子的组合、聚合规律及其语用价值;
b. 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
6. 汉语从日语借词和从英语借词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答案】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体上分为借音词和借形词两种,最主要的是借形词。借音词是指汉语根据原日语词的读音用相应的汉字表示出来的音译词,如:一级棒,榻榻米,卡哇伊。借形词为照原样转写日语原词中的汉字,如:寿司、法人、料理、刺身等。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借形词、音译词和意译词。英语借形词是指直接把英语中的书写方式以及读音一起照搬到汉语中来是汉化程度最小或未经汉化的借词。如:T 恤、B 超。英语音译词是使用汉语现有的音素模仿英语词语的发音而形成的借词,如:比基尼、麦当劳。意译词,用翻译的方法把原词译成汉语,保留了英语源词的整体意义,如:电脑病毒(computer virus )、超级市场(supermaket )
7. “由于”和“因为”在用法上有何异同?
【答案】(1)相同点
“由于”和“因为”都可以表示原因,和“所以”连用。
(2)不同点
①语义方面的区别
“因为”是表示做过的事情或做某件事、产生某种结果的缘由,所以是描述“因为”的内容
而客观发生的事实,即“怎么了”。
“由于”是表示某种东西或动作,因此是表示针对之前做过的或发生的某件事做出的反应,即“所以就”。例如:
因为他昨天乱吃东西,所以他生病了。
如今,由于学生早恋问题严重,因此各校对此均表示坚决抵制。
②语体方面的区别
由于:比较书面语,正式感强。例如,由于他没有正确操作,导致了很恶劣的结果。
因为:书面语、口语都能通用。例如,因为他生病了,今天没来上课。
(此外由于比因为强调原因的语感更强。)
③语法方面的区别
“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 “因为”是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通常与所以连接成最常用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8. 举例说明什么是语境。
【答案】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称为社会现实语境)。
(1)上下文语境
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例如“宏伟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宏伟”之后的“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都是“宏伟”的下文语境,“耸立”之前从“宏伟”到“高高”都是“耸立”的上文语境。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对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总是结合着情景语境选择词语、理解词语的。例如“这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这话的人年龄不大,便不会用“小伙子”这样的词语称呼年轻人,选用这样的词语还带有喜爱的色彩。而且,也只有依靠当时的情景语境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
9. 普通话有32个音素,在归纳音位时音素音位也是32个,是否可以说音素就是音位? 《汉语拼音方案》实际使用的只有25个拉丁字母,它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普通话语音的音素的?
【答案】(1)音素与音位并不等同
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系统中的最小语音单位,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