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有多大?请进行一个实验:访问几个万维网文档,将你的计算机与网络断开,然后再回到你刚才访问过的文档,你的浏览器的高速缓存能够存放多少个页面?
【答案】浏览器的高速缓存大小与用户所使用的机器有直接的关系,因不同机器而定。
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案】(1)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 地址。
(2)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服务器的区别:
①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也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服务器的域名和IP 地址;
②顶级域名服务器:这些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当收到DNS 查询请求时,就给出响应的回答;
③权限域名服务器: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还不能给出最后的查询回答时,就会告诉发出查询请求的DNS 客户,下一步应当找哪一个权限域名服务器;
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当一个主机发出DNS 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给本地域名服务器。每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或一个大学,都可以拥有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有时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
3. 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 通信。四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
【答案】设接收到的码片序列为s ,A 、B 、C 、D4个站的码片序列分别为
据公式
由可作如下计算: 可知,A 站发送的数据是1。 根同理,计算B 、C 、D 站: 由
由
由可知,B 站发送的数据为0。 可知,C 站没有发送数据。 可知,D 站发送的数据是1。
因此,发送数据的站有A 、B 、D 站,分别发送的是1、0、1,C 站没有发送数据。
4. —个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 来传送?
【答案】一个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65495字节。因为此数据部分加上TCP 首部的20字节,再加上IP 首部的20字节,正好是IP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65535字节。若IP 首部包含了选择,则IP 首部长度超过20字节,这时TCP 报文段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将小于65495字节。
如果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 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则通过循环使用序号(即若当前序号增加到最大则下一个序号为0),仍能用TCP 来传送。
5.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媒体长度1分别为:
(1)10cm (网络接口卡)
(2)100m (局域网)
(3)100km (城域网)
(4)5000km (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案】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即为传播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 数据率;
(1)
(2)
(3)
(4)
6. 试讨论在MPLS 域中的三种流的聚合程度:
(1)所有的分组都是流向同一个主机;
(2)所有的分组都流经同一个出口LSR ;
(3)所有的分组都具有同样的CIDR 地址。
【答案】(1)聚合粒度细,因为所有的分组流向同一个主机,所以LSR 在进行转发时,会给这些分组基本一致的标记;
(2)聚合程度稍粗些,出口LSR 要检查每一个分组的首部,以便将其分配到合适的终点; (3)这是最粗的聚合度,许多网络中的流都将聚合为同一个流,而这种聚合路径通常都在MPLS 的主干网中。
7. 简述TCP 和UDP 协议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案】(1)UDP 的主要特点是:
①传送数据前无需建立连接,没有流量控制机制,数据到达后也无需确认;
②不可靠交付,只有有限的差错控制机制;
③报文头部短,传输开销小,时延较短。
UDP 协议简单,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运行效率高。通常用于可靠性较高的网络环境(如
局域网)或不要求可靠传输的场合,另外也常用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
(2)TCP 的主要特点是:
①面向连接,提供了可靠的建立连接和拆除连接的方法,还提供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机制;
②可靠交付,提供了对报文段的检错、确认、重传和排序等功能;
③报文段头部长,传输开销大。
因此,TCP 常用于不可靠的互联网中为应用程序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端到端的字节流服务。
8. 主机H 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Internet ,IP 地址为192.168.0.8,服务器S 的IP
地址为
, 主机H 与S 使用TCP 通信时在主机H 上捕获的其中5个IP 分组见如表1所示。
表1 在主机H 上捕获的IP 分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17中的IP 分组中,哪几个是由主机H 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TCP 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
(2)根据表1中的IP 分组,分析主机S 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
(3)若表1中的某个IP 分组在主机S 发出的前40B 见表4-8,则该IP 分组到达主机H 时经历了多少个路由器?
表2 主机S 发出的IP 分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