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865设计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_____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肩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答案】《考工记》
【解析】《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同时也包含了朴素的工艺观。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_____设计了“胎式椅”及“郁金香椅”。“胎式椅”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压成型,覆以软性织物; “郁金香椅”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由于圆足的特点,不会压坏地面。
【答案】沙里宁
【解析】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家具设计具有高度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胎式椅”和“郁金香椅”都是仔细考虑了生产技术和人体姿势才获得的,它们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产物。
3. _____是后现代主义流派之一,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得萨斯。
【答案】孟菲斯设计小组
【解析】孟菲斯设计小组,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发起者是意大利设计师索得萨斯。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它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
4. 罗兰. 巴特于1972年所著的一书,体现出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新的符号学特征,为所有设计类学生的必读书。
【答案】《神话》
【解析】罗兰·巴特是法国社会评论家、文学评论家以及符号学家,其代表作有《神话》、《恋人絮语》等。《神话》是由53篇短文组成的文集,这些文章刊登在一个叫“本月神话”的专栏。罗兰·巴特在这个专栏里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间大众文化的大爆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体普及,它们在最深层次上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由此开创了文化批评。
5. 1919~1933年的_____的建立是设计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建立了完整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现代设计师。
【答案】包豪斯设计学院
【解析】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在早期实行“双轨制教学”,以培养学生将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初步基础,在拥有工业和艺术双方面能力的毕业生参与教学后,“双轨制”取消,但艺术与工业结合的理念一直延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设计师。
6. 德国工业设计重要先驱_____将美学形式、商业利益与技术因素三者统一起来。
【答案】克尔斯汀
【解析】克尔斯汀是德国工业设计的一位重要先驱,他在《活的形式》一书中指出:设计师应创造简单而价廉的物品,不应夸张。主张将美学形式、商业利益、技术因素三者统一起来。
7. 设计方法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哲学性,主要包括科学论方法_____、_____和创造性思维方法。
【答案】功能论方法:系统论方法
【解析】设计方法是实现设计预想目标的途径。设计方法论是对设计方法的再研究,是设计学科的科学方法方法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包括科学论方法、功能论方法、系统论方法。
8.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_____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答案】视觉
【解析】设计是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信息的,它的核心内容包括计划、构思的形成; 视觉传达方式; 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二、选择题
9. 设计朗香教堂的设计师是( )。
A. 格罗佩斯
B. 柯布西耶
C. 米斯·凡·德·罗
D. 弗兰克·赖特
【答案】B
【解析】出生于瑞士的勒.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设计作品显示了同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到建筑的概念转换。朗香教堂是勒. 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 柯布西耶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10.包豪斯在魏玛时期执行的是( )。
A. 双轨制教学
B. 单轨制教学
C. 一对一式教学
D. 开放式教学
【答案】A
【解析】包豪斯分为三个阶段:魏玛时期、迪索时期、柏林时期。其中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双轨制新型教育制度。
11.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可以划分为手工艺设计和( )两大类型。前者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设计,后者是以机器批量化生产为前提的设计。
A. 平面设计
B. 工业设计
C. 环境设计
D. 展示设计
【答案】B
【解析】产品设计是与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设计。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可以划分为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两大类型。工业设计是经过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的产物,以区别于手工业时期的手工设计。
12.温图利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与现代主义“少即多”的信条针锋相对。
A. 少即乏味(少则烦)
B. 形式追随功能
C. 形式追随市场
D. 装饰即罪恶
【答案】A
【解析】米斯的“少即是多”体现的是减少主义、功能主义,认为设计只需考虑功能,产品在获得功能的同时会自然获得一种形态,即“形式自然获得法”; 温图利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少即乏味(少则烦)则认为设计师在创造某种产品的使用功能时,也要表现人类情感。
13.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1980年的( )设计师集团。
A. 七人小组
B. 阿基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