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F004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实地盘存制

【答案】实地盘存制也称为“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实物盘点的方法确定存货期末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末期存货的总金额,再依据“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倒轧出本期销货成本的盘存制度。这种方法要求对各种存货的账面记录平时只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收入的数量和金额,而发出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平时则不作记录。期末通过实物盘点确定结存存货的数额,倒算出本期发生存货的数额,并据以登记存货明细账的发出栏。采用实地盘存制,平时可以不登记存货明细账的发出栏,从而简化了核算手续,减轻了工作量。其主要缺点是:(1)核算手续不够严密,不能通过账簿记录随时反映各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不利于存货的计划、管理和控制。(2)由于发出存货的成本是通过倒算方式确定的,如果出现收发错误、毁损、自然损耗、被盗等情况,账面均无反映,而是全部隐藏在倒算出的本期发出(销售或耗用)存货之中,这就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影响成本计算和利润确定的正确性。此外,实地盘存制要求定期(至少每年)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工作量很大。实地盘存制比较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且单位价值较低的企业,尤其适用于自然损耗大、数量不确定的鲜活商品。

2. 所有者权益

【答案】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产、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按照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之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所有者权益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3. 权益法与成本法

【答案】(l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当被投资单位产生利润而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

益,同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 反之,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而减少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损失,同时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般按投资成本及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投资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份额计价。

(2)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于以下情况: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二、简答题

4. 在会计上为什么要设定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主体有何异同?

【答案】(1)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所加工整理的会计数据均被界定在—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之内。

只有明确会计主体这—基本前提,才能使会计的核算范围得以清楚,才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独立地反映出来,企业的所有者及债权人,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会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才有可能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获得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从而作出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或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

(2)会计主体作为—个经济实体与企业法人主体是不完全相同的。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的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 而会计主体则是按照正确处理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要求而设立的。尽管所有经营法人都是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主体就不—定是法人。

5. 试说明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答案】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主要包括主表与主表之间、主表与附表之间等。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一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属于静态报表。而利润表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属于动态报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留存收益的形式出现,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投入量。相应地,资产负债表将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联结在一起,它是两个会计期间利润表之间的桥梁。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勾稽关系直接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之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 通过对这两种报表的收入、费用等一些项目进行调整,把权责发生制转换成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不包括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

年末数与年初数之差必须与现金流量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等。

②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要是指企业长期资产增减变动所引起的现金流

量的增减变动,它主要依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及相关账户资料来反映;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及借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它主要依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项目来反映。

③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利润表中的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来体现。通过利润结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企业利润中的“现金”成分,以此判断企业真正的收益质量。

6.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 请评述。

【答案】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是通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实收资本以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普通股股利总额与普通股股份数之间、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之间等关系来测算出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营业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税金等,分析时应结合这些具体指标的综合情况加以评价。

(2)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本获利能力越强,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意味着股票升值。影响这项指标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和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指标的高低,因此分析时应考虑周全。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获利能力,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总资产收益率,这取决于公司如何融资及其营业收入及费用的数量。遭受净损失的公司为其股东带来负的净资产收益率。对所有者而言,该项指标事关重大。习惯上,股东期望规模较大、财力雄厚的公司的权益投资的平均年度收益率较高。年度净资产收益率达到较高的水平一般在那些有新产品或非常成功的产品的高速成长公司比较常见。在我国,该指标既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等再融资的重要依据。

(4)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股份制企业净利润与普通股股份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