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治疗(师)题库>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一名21个月的幼儿,每晚当父母将他放在床上离去时就大哭大闹,孩子父母不得不在孩子睡觉前陪伴他1~2小时,直到他安然入睡后才能离去。后在心理学家指导下,孩子父母还像平常那样把他放到床上,告诉他,让他自己睡觉,父母不再进屋,旋即离去,不理睬他的哭闹,这样到第10个晚上后,该幼儿哭闹行为就完全消失了。此案例中所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A . 正强化
B . 负强化
C . 正惩罚
D . 负惩罚
E . 消退

患者,男性,56岁,肝硬化。自述乏力、食欲缺乏。体检:神志清楚,消瘦,轻度黄疸,腹部移动性浊音(+)。X线钡剂检查提示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护士为患者制定的饮食计划不应包括()。 高蛋白饮食。 适量脂肪饮食。 高热量饮食。 低盐饮食,适当限水。 高纤维素、粗粮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肾炎患者宜采用的饮食是()。 低盐饮食。 低脂肪饮食。 高热量饮食。 高蛋白饮食。 少渣饮食。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 可逆阶段。 开始阶段。 最后阶段。 死亡中期。 不可逆阶段。 某人性格内向,自卑,悲观,不善交际,总是离群独处,认为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人的“危机”没有得到积极解决的人生发展阶段是()。 婴儿期。 学步期。 儿童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某人活泼好动、热情、好交际、足智多谋,但常常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此人最可能的气质类型是()。 胆汁质。 抑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无法判断。 一名21个月的幼儿,每晚当父母将他放在床上离去时就大哭大闹,孩子父母不得不在孩子睡觉前陪伴他1~2小时,直到他安然入睡后才能离去。后在心理学家指导下,孩子父母还像平常那样把他放到床上,告诉他,让他自己睡觉,父母不再进屋,旋即离去,不理睬他的哭闹,这样到第10个晚上后,该幼儿哭闹行为就完全消失了。此案例中所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正强化: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这种刺激的增加为正强化。负强化: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却增加,这种刺激的减少为负强化。正惩罚: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出现,而且,作为结果,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负惩罚: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消除,而且,作为结果,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强化与惩罚的区别:强化使将来行为被加强;惩罚使将来行为被削弱。消退与惩罚的区别:①消退是“没有结果”,即无强化物的出现,不涉及结果的去除或呈现;惩罚是反应之后随之发生厌恶事件的呈现或积极刺激的撤离;②消退是强化物的始终缺席,强化结果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被破解,不涉及“先有后无再有”的现象,负惩罚是个体正在享用强化物,当出现问题行为时,暂时或始终部分丧失强化物,强化结果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改变。故正确答案为E。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