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答案】(1)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社会环境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的特点有:①多样性:②复杂性:③层次性; ④稳定性:⑤变动性。

2. 制度性社会福利

【答案】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3. 回归社会论

【答案】回归社会理论是一些学者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研究关护精神病患者的庇护所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中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关护”关系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有的反而加重了。在戈夫曼看来,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庇护所式的做法,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之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

在英国,一些学者的调查同样发现这种院舍式照顾对残疾人、老人生活的消极影响。让残疾人、老人回到他们熟悉的社区中去接受照顾,让他们在一般的社会中过正常的生活成为英国对老人、残疾人照顾模式的普遍选择,并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响应。社区照顾是使残疾人、老人等福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

4. 倡导者

【答案】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的行为,并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使其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5.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将时间系列设计应用到对单个对象干涉或政策的影响评估,又称单个案设计或单系统设计。其案主系统可指个人,也可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研究者首先针对单个对象的特定目标进行足够多的重复测量,该阶段称基线期。稳定趋势的出现是重复测量是否结

束的标志。然后,研究者引入服务并继续进行多次重测,本阶段称介入期或实验期。基线期的数据要与介入(实验)期的数据比较。研究者可把上述测量资料按时序画在一张图表上,在每个资料点间连上线段,判断数据变化趋势。如果数据趋势的变化点与基线期和干涉期的转换同时发生,一般可以认为干预发生了效果。

二、简答题

6. 简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答案】(1)社会工作领域的定义

社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种。

①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

②与之相对应,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己经涉入其中者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2)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

①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可分为:

a. 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给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b. 就业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c. 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③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从社会工作内容的特点这一角度着眼,社会下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

a. 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刻危机,如贫困、无家可归、犯罪、吸毒等。

b. 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

c. 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识的增

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

7. 简述社会福利的功能。

【答案】社会福利的功能主要有: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潜功能和显功能。

①从潜功能的角度出发,社会福利是为了提升公民的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关系从而增强社会团结。

②从显功能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是为了解决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改善公民的生活素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社会福利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

②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③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④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8. 老年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由于老年群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此老年个案工作除了要遵循一般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原则外,还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大致如下:

(1)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只有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有信心去帮助老人改变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能否与老年案主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是老年个案工作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只有那些与老人案主接触时,持不批判态度并给予案主积极支持的辅导员,才可望与案主建立信赖关系。

(3)有耐心、多鼓励。老年人有多种多样的性格类型,要求辅导员要有耐心,多鼓励案主,对于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4)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我们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能力作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老年案主参与计划的制定与策略的选择。让案主参与决定的过程,能使案主在实施决定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