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 2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 14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 .. 27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 .. 39

2016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 .. 49

一、概念题

1. 外空条约

【答案】外空条约是指《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1月27日开放签字。它以多边公约的形式将“外空宣言”所宣告的9条政策性原则转化为国际法原则,并对这些原则的内容作了充实和扩大。1967年《外空条约》常被称为《外空宪章》,因而被认为是外层空间法的基石。《外空条约》是一个框架性条约,其规定多为具有拘束力的基本原则。

2. 外层空间法

【答案】外层空间法pouterspacelaw ),简称“空间法”或“外空法”,是调整各国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外层空间法属于国际法,是现代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表现为,它是空间国家与非空间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制定的,以现有的五项外空条约构成的空间法基本框架,具有前瞻性且规定大都比较原则,因此其实施需要国内法作为中介和补充。

3. 外层空间

【答案】空间可以分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地球上空有一个大气层,也就是空气空间。外层空间是地球大气层即空气空间以外的整个宇宙空间。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规定于《外空条约》中,具体包括: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应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 所有国家可在平等、不受任何歧视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自由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 任何国家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应遵守国际法; 禁止将载有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物体放置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

4. 调停

【答案】调停是除谈判或协商以外最经常使用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指在争端当事国之间不能通过直接或协商解决争端时,第三国善意地主动进行或应争端当事国的邀请进行有助于促成争端当事国直接谈判、协助争端当事国解决争端的方法。其特点是:第三方以中间人的身份主动推进争端当事国采取和平的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包括提出建议作为争端当事国进行谈判的基础,并直接参加争端当事国的谈判,以促使争端当事国达成妥协。

5. 海盗罪

【答案】海盗罪是指在国际海洋法中,被置十普遍管辖下的国际罪行之一。按照《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的规定,海盗行为是指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成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船舶、飞机或船舶、飞机上的人或物所从事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或扣留行为、或掠夺行为。军舰、政府船舶或政府飞机由于其船员或机组成员发生叛变并控制该船舶或飞机而从事上述行为,视同私人船舶或飞机所从事的行为。每个国家都有权扣押海盗船舶或飞机或为海盗所夺取并在其控制下的船舶或飞机,逮捕船上或机上人员并扣押船上或机上则物。扣押国的法院可判定应处的惩罚。扣押海盗船舶和飞机,只可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清楚标志可以识别的为政府服务并经授权的船舶或飞机实施。

6. 国际地役

【答案】国际地役是一国领土主权受到限制的情况之一,指依据国际条约,一国有关领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国需要或为他国利益服务。这是对该国有关领土的属地管辖权的一种限制。国际地役的主体是国家,其客体是受限制的有关国家领土,包括陆地、河流、海域或领空等。国际地役有积极地役和消极地役之分。积极地役是指国家承担义务允许别国在自己的有关领土上从事某种行为。消极地役是指国家承担义务承诺不在其有关领土上从事某种行为。

7. 领水

【答案】领水是指属于一国领土的水域,包括国家陆地疆界以内的水域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即内水和领海两部分。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一切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海湾等; 对于群岛国而言,是指其群岛水域内河口、海湾、港口封闭线以内的水域。领海是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和内水以外邻接的处于其主权之下的一带海域:对于群岛国而言,是指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处于群岛国主权之下的一带海域。

8. 公海

【答案】公海是指国家对其行使管辖权的海域以外的全部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即“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只应用于和平目的。公海自由是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是公海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包括航行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各国在行使公海自由时,除应遵守有关的国际法规则外,还必须顾及其他国家行使公海自由的利益。

二、简答题

9. 试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职权。

【答案】《联合国宪章》授予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关,是联合国组织体系中唯一有权根据宪章规定采取执行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同大会职权主要是属于审议性的相比,安理会职权则主要是属于执行性的。

(1)和平解决争端方面的职权

①可以促请各争端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②可调查任何争端或情势,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③对于上述性质的争端或情势,可在任何阶段建议适当的调整方法;

④任何成员国、在一定条件下的非成员国、大会或秘书长,均得就可能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争端提请安理会注意。

(2)维持和平与制止侵略方面的职权

①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破坏和平的行为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

②可促请有关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以防止情势恶化;

③可建议或决定采取不牵涉到使用武力的措施(包括经济制裁、停止交通电信和断绝外交关系等),并促请成员国执行此等措施;

④如认为上述措施还不够,可采取必要的武力行动,以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在极少数情况下,安理会授权成员国使用包括集体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以实施其决定,为此安理会可组织并使用联合国部队。

(3)其他方面的职权

①负责拟定军备管制方案;

②在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

③建议或决定应采取的措施以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

④选举国际法院法官;

⑤向大会推荐新成员国和联合国秘书长;

⑤向大会建议中止成员国的权利和开除成员国。

10.简述联合国维和行动。

【答案】(1)维和行动是由联合国采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在《联合国宪章》中并没有明文的规定,它是在联合国调节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措施,联合国秘书长称之为“预防性外交”。

(2)维和行动的目的是遏制威胁和平的局部冲突的扩大或防止冲突的再起,从而为其最终的政治解决创造条件。其具体职责视情况和需要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监督停战或者停火、撤军; 观察、报告冲突地区的局势; 监督执行脱离接触协议; 协助恢复治安或维持秩序; 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等。

(3)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建立,一般由安理会决定,有时也由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维和行动的部署必须得到当事人各方的同意,其具体实施由联合国秘书长商安理会决定。

(4)维和行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军事观察团和维持和平部队。维和行动属非强制性行动,军事观察员不得携带武器,维和部队虽配有武器,但除迫不得己的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并应避免采取可能影响当事国权利、要求或地位的行动,不得利用其力一便条件干涉驻在国内政。维和行动属临时性措施,一般均有一定期限,期限可由安理会视情况予以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