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681政治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2. 政治组织

【答案】政治组织是指政治权力为实现政治规划和政治决策而对于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的行为。由于政治组织是组织管理运行的重要凭借,所以,政治组织是政治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政治组织行为基本特点有:

①政治性,即政治组织是由政治权力构建组织的行为,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具有政治权力性质和功能,因此,由社会成员自组织形成的组织,不是政治组织;

②合理性,即按照政治管理的目标和职能的要求,从实际的条件和环境出发,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

③有序性,即按照特定的组织原则,进行组织的结构设置和流程设计,实现政治权力在机构、部门和层级等方面的有效运行;

④规则性,即贯彻组织原则,规定特定的组织制度、组织规范和组织程序:

⑤动态性,即随着政治管理目标、职能、条件、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变化,政治组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3. 多党合作制

【答案】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这方面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则是革命的同盟军。作为它们利益代表的民主党派积极与共产党合作,参与民主革命斗争,从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基础。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随着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原先的民主党派已成为它们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人士的代表,它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这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现实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4. 国家

【答案】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5.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结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和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与国家机构的概念相关的还有政府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谓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义的政府则仅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则是只是用来指中央行政机关。

6. 体制外政党

【答案】外生党即从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是在代议机关之外的政治力量对统治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中取得自己席位的政党。

7. 半总统制

【答案】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195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法国在戴高乐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新的政体,其特点是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之成为掌握实权的选任国家元首。总统主持内阁会议决定政府的政策纲领,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总统有权任免一名总理并由总理领导政府的日常活动。但总理和政府又须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得向总统提出辞职。此外,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8. 国家历史类型

【答案】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按照国家的本质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国家的历史类型包括:①奴隶制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④社会主义国家。

9.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两党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1)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事实上,在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以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若干小党,不过,由于其政治力量弱小,因而不可能作为主要政党单独执政,而只能以其他方式和途径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政治生活。

(2)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资产阶级两党小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10.国家形式

【答案】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②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③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即政治体制。一些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如选举制度、执政党与政权的关系、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实质和规模、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体制和具体控制手段、国家机关工职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它们只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具体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