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答案】C

【解析】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人眼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2. 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

A. 习惯误差

B. 期望误差

C. 练习误差

D. 疲劳误差

【答案】B

【解析】最不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①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②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最不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做到数量一致。③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④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

3.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不包括( )。

A. 注视

B. 眼跳

C. 回视

D. 眨眼

【答案】D

【解析】通过眼动仪,可以记录和分析眼睛注意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眼跳潜伏期、回视次数、注视广度和频率。

4. ( )是不准确的知觉。

A. 幻觉

B. 感觉

C. 错觉

D. 妄想

【答案】C

5. 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6.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4 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处理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 )。

A.2次

B.4次

C.8次

D.32次

【答案】(1)C

(2)A

(3)C

【解析】(1)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ABBA , BAAB. 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ABBA 法。

(2)ABBA 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

(3)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4名被试,2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8次实验测量。

7.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

A. 罗森塔尔效应

B. 安慰剂效应

C. 反应定势

D. 肯定偏向

【答案】A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罗森塔尔用一个实验论证了实验者效应的存在,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在本题中,班主任被告知某些儿童智力超常,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些所谓的智力超常者,从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分数在后来的测验中果真得到提高。

8. 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 )。

A. 知觉恒常性实验

B. 三维图形知觉测盼。

C. 透视错觉实验

D “视崖”知觉实验

【答案】D

【解析】“视崖”知觉实验是研究儿童的知觉发展的实验,其他三个知觉实验都与本人的知识经验等有关,因此与知觉的理解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