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12设计学基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造型
【答案】造型是指人有意识地创造的形象,是利用相应的材料,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的结构。造型是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要求、设计、制作和使用四个过程。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艺术的造型设计而存在并被感知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
2. 视觉传达设计师
【答案】视觉传达设计师是指专门从事将思想或概念转变为视觉形象,并向消费者传达信息的设计工作的人,其职能范围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
3. 设计艺术学
【答案】设计艺术学是一门技术和艺术融通的新兴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设计艺术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设计艺术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设计艺术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4. 系统设计
【答案】系统设计是西德现代设计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关键是模数体系。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卜来讲,主要是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和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同时也具有冷漠和非人情的特征。系统设计上具有重要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迪特·兰姆斯和汉斯·古格洛特。
5. 设计艺术批评
【答案】设计艺术批评是研究设计批评的学科,即元批评,是设计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批评的对象包括设计现象、具体的设计品和设计创作的一切形式,如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设计批评者是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批评的活动诉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购买行为。此外设计必须被消费,因此设计的消费者也属于设计的批评者。
6. 生态设计
【答案】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其设计理念在于不仅要考虑设计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维护可持续发展,不产生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还要考虑“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动态的和谐有序。生态设计是一种整体的、长远的、清洁健康的设计观,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
二、简答题
7. 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如何推动设计方法的改变。
【答案】(1)1785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从此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动力——机器,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重大变革,设计与制造开始分工,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机器生产业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
(2)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西门子电梯的发明,带来了摩天大楼的设计; 福特生产线的发明,令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3)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塑料是对20世纪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20世纪初,美国人发明了酚醛塑料,这种复合型的人工材料易于成型和脱模,且成本低廉,因此很快在由电器零件到收音机外壳的设计中应用开来,新型塑料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与先前标准化的金属表面处理和工业化形成强烈对比,因而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符号的灵活运用。
(4)与再现和复制技术有关的机器的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如美国摄影师艾夫斯发明的照相铜版印刷法用于商业生产,从此使摄影进入了广告设计之中并成为今天照相设计的基础。
(5)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晶体管的发明使电子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为自动化小批量生产开辟道路,从而为设计走向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由于小批量多样化的实现,产品的形式得到解放,设计可以按照市场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创作。软件技术不仅改变了设计的过程,而且改变了设计的概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
8. 简述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及范畴。
【答案】(1)环境艺术设计的含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其涉及面广,装饰手法多样,使用材料丰富。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其目的在于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问环境,它是与建筑、园林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设计艺术。对环境的密切关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现代品质之一。通过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已成为其中心任务。
(2)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公共场所设计、展示设计等。
①室内设计: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以居住在这一空间的人为对象所从事的设计工作;
②公共场所设计:主要包括地铁、机场、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设计;
③展示设计: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综合人、物和场地,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针对主题和展示空间进行的设计创造。
9. 作为消费者,你对消费品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答案】作为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设计要求主要有:
(1)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了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并且不仅仅是某一个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消费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还要满足消费者对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等多种形式设计的要求。
(2)设计要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宿。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同时设计还要能够帮助商品实现消费,存进商品流通,商品需要传达设计,通过一定的视觉手段,使消费者更清晰、更有效地了解商品,同时在商品的保护、储运等方面,设计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设计要以消费者为导向。
(3)设计要能够创造消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消费欲望,同一商品的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10.简述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答案】设计批评既是一种客观的活动,亦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同时又包含了许多主观的成分在其中,难以量化。标准是一元的,但在设计批语活动中却有着多元的因素,这种多元的因素是说设计的标准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地域、时代等诸多因素影响。
(1)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60年代又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厉史而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循环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的信条在荷兰、德国、法国。新兴的苏联都确立起来。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己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各国的设计逐渐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国际风格”。
(3)20世纪60年代设计师们推出了“波普”设计,以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打破了所谓的高格调与通俗口味的差别。从此,色彩和装饰被重新重视,一些古典的视觉语汇被重新启用。这也使设计批评的标准又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 过去宣扬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