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解释一下名词:归属网络,永久地址,归属代理,被访网络,外地代理,转交地址。

【答案】归属网络:移动站原始连接到的网络。

永久地址:又称为归属地址,即移动站的原始地址。

归属代理:通常是指连接在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被访网络:当移动站A 移动到另一个地点,他所接入的网络称为被访网络(visitednetwork )或外地网络(foreignnetwork ).

外地代理:被访网络中使用的代理,它通常就是连接在被访网络上的路由器(当然也充当主机)。

转交地址:外地代理为移动站创建的一个临时地址。

2.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案】链路是指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因此,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是另一个概念,当需要在一条链路上传送数据时,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的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3.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 , 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

【答案】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当然发送数据结束时也没有连接可释放),因此减少了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虽然UDP 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但UDP 没有拥塞控制,有时某些服务为了达到较高的效率但同时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往往采用UDP 协议。

例如视频会议,由于人体大脑对视频信号有一定的关联想象能力,一定量的有差错的或丢失的视频帧不会对画面产生太大影响,TCP 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因此视频会议采用的是不可靠的UDP 。

4.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案】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的优点有高效、迅速、可靠。

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5.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

数据长度为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数据发送速率为 试计算以下两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

(1)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2)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从以上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若数据长度大且发送速率低,则在总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若数据长度短且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有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6.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

【答案】192的二进制表达式为11000000, 故与(1)对应的网络前缀是2比特;同理与(2)对应的网络前缀是4比特;与(3)对应的网络前缀是11比特;与(4)对应的网络前缀是30比特。

7.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 协议和ISP 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

【答案】(l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链路静止状态,链路建立状态,鉴别状态,网络层协议状态,链路打开状态和链路终止状态;

(2)使用PPP 协议和ISP 需建立的连接: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

(3)链路静止时,在用户PC 和ISP 的路由器之间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

链路建立时,目的是建立链路层的LCP 连接。鉴别时,只允许传送LCP 协议的分组、鉴别协议的分组以及监测链路质量的分组。网络层协议时,PPP 链路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互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网络控制分组。链路打开时,链路的两个PPP 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

8. 信道速率为4kb/s,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为20ms 。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可忽略。问帧长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答案】已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B=4kb/s, 信道的单向传输时延R=0.02s,假设一帧的帧长为L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协议忙的时间为数据发送的时间L/B,协议空闲的时间为数据发送后等待确认帧返回的时间=2R,数据发送周期=L/B+2R,则要使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需满足

可得:

因此,当帧长大于等于160比特时,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9. 通信信道宽为lGb/s, 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 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为多少?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案】往返延迟时间=单程延迟时间,最大吞吐量=窗口值大小×单位时间内发送的窗口

数量,线路效率=单位时间内最大吞吐量/线路速率。 由上述分析可知,往返延迟时间=此单位时间内最大吞吐量=线路效率=单位时间内最大吞吐量/线路速率=

所以,最大吞吐率为26.214Mb/s,信道的利用率是2.6214%。

10.什么是动态文档?试举出万维网使用动态文档的一些例子。

【答案】动态文档(Dynamic Document)是指文档的内容是在浏览器访问万维网服务器时才由应用程序动态创建。当浏览器请求到达时,万维网服务器要运行另一个应用程序,并把控制转移到此应用程序。接着,该应用程序对浏览器发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HTTP 格式的文档,万维网服务器把应用程序的输出作为对浏览器的响应。由于对浏览器每次请求的响应都是临时生成的,因此用户通过动态文档所看到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其主要优点是具有报告当前最新信息的能力。

万维网使用动态文档的例子很多,比如,利用动态文档报告股市行情、天气预报或民航售票等。

在最佳状态下,每20ms 发送一个窗口大小的数据,那么每秒可发送1000/20=50个窗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