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乳腺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性,33岁。自幼左侧乳头内陷,未哺乳。发现左乳肿物2周,肿物3cm×3cm,界不清,与皮肤粘连,近2天出现肿物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无波动感。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A . A.化疗
B . 切除活检
C . 放疗
D . 切取活检
E . 抗炎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面不支持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诊断的是() A.较长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B.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C.机体其他部位无明显感染迹象。 D.血培养阳性,为大肠埃希菌。 E.血培养和导管培养得到相同的微生物生长。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列防治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严格无菌操作。 导管和皮肤的规范护理。 正确使用导管。 酌情预防使用抗生素。 最好选用下腔静脉途径,有利于减少感染。 女性,33岁。自幼左侧乳头内陷,未哺乳。发现左乳肿物2周,肿物3cm×3cm,界不清,与皮肤粘连,近2天出现肿物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无波动感。经过初步治疗后,患者局部红肿热痛加重,并出现波动感,发热39℃,最不恰当的处理是(). A.切开引流。 大剂量抗生素。 乳房单纯切除。 穿刺。 B超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女性,33岁。自幼左侧乳头内陷,未哺乳。发现左乳肿物2周,肿物3cm×3cm,界不清,与皮肤粘连,近2天出现肿物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无波动感。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癌。 纤维腺瘤。 浆细胞性乳腺癌合并感染。 乳腺囊性增生病。 结核。 患者男,41岁,平常身体健康,无诱因突然出现大量呕鲜血、黑粪,并迅速出现出血性休克,立即输血并反复用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洗胃,6h后胃管内胃液变清亮。对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12h后再次出现大量呕血、黑粪,并再次出现出血性休克,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黄疸、无腹痛、无胸痛和咳嗽。Dieulafoy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B.动脉瘤形成。 C.静脉畸形。 D.毛细血管扩张。 E.黏膜下的动脉粗大达黏膜面而没有变细。 女性,33岁。自幼左侧乳头内陷,未哺乳。发现左乳肿物2周,肿物3cm×3cm,界不清,与皮肤粘连,近2天出现肿物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无波动感。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