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间断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曾出现一过性红色丘疹,皮疹持续5天消退,反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淋巴结于高热时更大,低热时略小,病程1周时曾查WBC1.8×10/L,RBC3.02×10/L,Hb105g/L查体:T38.5℃,颈部、腋下淋巴结约2cm,活动;肝、脾均为肋下2.5cm。根据其病史特点,首先应考虑的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川崎病。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急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男,57岁,半年前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次,未经诊治而自行消失,1周来肉眼血尿重新出现,并有小血块。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适宜作为初步筛选检查() 尿常规检查。 B超检查。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尿脱落细胞检查。 尿找结核菌。
9岁男孩,发热伴皮肤出血点20天,右上肢痛7天。查体贫血貌,皮肤散在瘀点,肝、脾均为肋下3~4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5×10/L,血小板10×10/L,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儿童类风湿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肾结核晚期形成非自限性继发病变有() 膀胱挛缩。 "肾自截"。 结核性脓肾。 对侧肾积水。 伴有生殖系结核。
2岁女孩,皮肤瘀点4天入院,瘀点以颜面及双下肢稍多;肝脏肋下2cm,脾脏不大。血常规:血小板30×10/L,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正常,形态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ITP。当天对于患儿的最佳处理() 输注血小板。 口服激素治疗。 静脉激素治疗。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暂时观察出血情况,随访血常规和血小板数量。
患者,男,12岁,发热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贫血貌,皮肤散在瘀点,肝脾均为肋下2~3cm,胸骨压痛,Hb65g/L,WBC15×10/L,血小板13×10/L,不需做的检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