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安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之微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螺旋菌。

【答案】螺旋菌是指形状为螺旋状的细菌。

2. 不产氧光合作用。

【答案】不产氧光合作用是一种存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即不利用

时的氢供体,而利用还原态无机物(

3.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答案】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4. 抗原递呈作用。

【答案】抗原递呈作用是指将抗原大颗粒摄入胞内,经处理后把抗原表达于细胞表面,激发免疫应答的过程。

5. 微生物五大共性。

【答案】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这五种性质。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最基本的性质。 )或有机物还原的氢供体。 作为还原

二、简答题

6. 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

【答案】(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养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

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①制作pH 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是,氮源为硝酸钾)

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C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第 2 页,共 26 页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37°C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

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不透明的酵母菌。

(4)从土壤中分离霉菌的方法:

,添加80%乳酸数①制作pH 为自然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豆芽汁)

滴,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C温箱中,培养3〜4天,便可得到菌落呈绒状、棉絮状或蝴蛛网状霉菌。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

7. 试对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10项形态、构造和特性作一比较表。

【答案】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比较如下表。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③培养皿倒置于28〜30°C温箱中,培养3〜5天,便可得到菌落较大、湿润、表面光滑、较

8. 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3)干扰素的诱导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总的过程为:

,并进一步诱导出干扰病毒侵染人或动物细胞后,在其中复制时可产生dsRNA (双链RNA )

素RNA ,再由它转译出干扰素,同时,宿主细胞死亡。这种干扰素被分泌出来后,主要对同种细

第 3 页,共 26 页

胞上的相应受体有极高的亲和性,两者结合后,可刺激该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 VP 。这些A VP 与侵染病毒的dsRNA 发生复合后,A VP 被活化。活化的A VP 可降解病毒mRNA ,从而阻止其转译出病毒蛋白,这样,病毒的増殖就受到了抑制。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所产生的防御外来物质尤

其是防御“有害核酸”入侵的物质,它是与脊椎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分工的另一类免疫防御系统。

9. 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案】(1)鉴别性培养基是:在普通培养基中加人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反应的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的培养基。

(2)EMB 培养基鉴别作用的原理: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是一种鉴别培养基,可检查在乳品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EMB 中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两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长出来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来。

10.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如何淘汰野生型?举例说明之。

【答案】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可采用菌丝过滤法淘汰野生型。其原理是: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能生长为菌丝,而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将诱变处理后的大量孢子放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脱脂棉等过滤,按此法经过数遍重复后,就可去除大部分野生型菌株,而留下营养缺陷型菌株。

11.你如何确证基因的交换和重组是由于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答案】(1)实验方式:

①将两菌株分别放入中间有烧结玻璃的U 形玻璃管中,两边反复加压使液体交换,分别培养;

②将两菌株先分别加入一定量的DNA 酶消解胞外的游离DNA 分子,再混合培养。

(2)实验结论:

①若实验一、二均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导作用,因为带有供体DNA 的噬菌体可通过烧结玻璃,并且噬菌体中的DNA 不受DNA 酶的作用;

②若实验一无原养型出现,而实验二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接合作用,因为接合作用需菌体接触,但胞外的DNA 酶不能作用于接合转移的DNA ;

③若实验一、二均无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化作用,因为游离DNA 不能通过烧结玻璃,而且要被DNA 酶分解。

三、论述题

12.试述辅助性T 细胞的特性与功能。

【答案】辅助性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主要功能是辅助B 细胞,促使其活化和产生抗体。辅助性T 细胞主要包括

表达等细胞因子受体。

第 4 页,共 26 页 细胞,细胞和细胞。细胞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