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病理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腹膜后胶冻样水肿是本病主要特征。 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一旦进入多尿期,所有病人的氮质血症很快缓解。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可并发尿毒症和心衰。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和肾脏损害为特征。
某患者,男,68岁。喘咳短气,痰多稀白,胸膈满闷,腰痛脚软,双下肢略有水肿,舌苔白滑,脉弦滑。治宜选用() 肾气丸。 二陈汤。 定喘汤。 小青龙汤。 苏子降气汤。
激素耐药型肾病是指() 泼尼松足量治疗≤4周,尿蛋白转阴。 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 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直阳性。 泼尼松足量治疗10周,尿蛋白-直阳性。 对激素敏感,减药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
湿温,证见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舌苔薄腻等,其治法是()。 清热生津。 宣气醒胃。 化食导滞。 清涤余邪。 轻清芳化。
患者丁某,女,70岁。呃逆不止,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选用()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旋覆代赭汤。 吴茱萸汤。 理中丸。
一男子臀部反复生疮,疮形不大,范围3厘米左右,局部红肿热痛,少者2~5个,一处将愈,他处又发,反复不愈,宜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