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与宣传

【答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与宣传又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 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2. 《晨报》

【答案】《晨报》是19世纪下半叶巴黎最有影响的四大廉价日报之一,1883年由美国人创办,几度易主,但仍保持着美国廉价报纸的风格。文字通俗、标题字体较大,常用多栏大标题,版面活泼。还经常仿效普利策和赫斯特发起某项社会运动。在创刊号上宣称自己是一家没有政治背景和经济后台的独立报纸。对各届政府的政策都作过批判,但实际上却不断接受本国政党、政府,甚至外国政府的贿赂。

3. 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答案】《纽约太阳报》于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戴创于纽约,其口号是:“照耀所有人(ItShinesforAll )"o 《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也是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该报的零售价是一美分或一便士,故称“便士报”,又称“廉价报纸”。由于其发行的成功和开创性作用,与后来创办的《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廿大便十报。

4. 俄罗斯新闻社

【答案】俄罗斯新闻社的前身是新闻通讯社,由苏联的四个团体一一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系协会、全苏政治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于1961年2月联合创办。1991年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改称俄罗斯新闻社。1992年初叶利钦将之与塔斯社联合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简称“俄通社”,以“俄通社一塔斯社”的电头发稿。1994年叶利钦又将俄罗斯新闻社独立出来,重新获得国家通讯社的资格,地位与俄通社一塔斯社相同。

二、简答题

5. 简略叙述德国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

【答案】德国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如下:

(1)1933年2月20日“国会纵火案”以后,希特勒借此将51家共产党报刊停业,把社会民主党的130多家报纸也同时封闭。2月28日,希特勒通过兴登堡总统发布命令,宣称“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暂时中止。”从而取消了《魏玛宪法》规定的新闻和言论自由,肆无忌惮地施行法西斯的“舆论一律”。

(2)1935年3月,纳粹政府成立了国家宣传部,由戈培尔担任部长,专门负责管制全国报刊电台的言论及新闻报道,并负责国社党的整体宣传工作。9月,依据德国《国家文化学院法》创设“国家新闻学院’夕,负责严格控制全家的新闻事业。

(3)1933年10月4日,德国颁布了《新闻记者登记法》。至1934年,德国的报刊从1930年的4703家降至1200家,它们大部分都是表示效忠希特勒政府的新闻事业机构。至此,希特勒完成了对德国境内报纸杂志的全面掌控。

(4)1933年,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被勒令停止供稿,由政府接管。法西斯政府将该通讯社和成立于1915年的“海通社”合并,改组为国家直接经营控制的“德国通讯社”,成为希特勒政权统一进行对外宣传的喉舌。至此,在新闻通讯社方面,纳粹也完成了自己的统制步骤。

(5)德国的广播事业原来是商业化的私营制。在1933年国社党执政后,广播事业也全部为国家宣传部所控制。同年,德国开始以英语、德语等多种语种对外进行国际宣传广播。整个二战中,广播始终是戈培尔之流进行法西斯宣传工作的主要工具。

6. 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清末这一时期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宣统退位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或战争侵略或谋求财富,以及为了宗教信仰积极投身传教事业的外国传教士,这一时期,基督教所办报刊对我国新闻传播史影响重大,很多教会办的报刊成为当地最早的中文刊物。

(2)各地区按时间脉络,清末以后创刊的基督教报刊

①上海的基督教报刊

1857年由英国伦敦传教士业历山大·伟列业力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不同于此时之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性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

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并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淡化宗教宣传,时事色彩强烈,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1875年5月5日自广州迁至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改名《小孩月报志异》,由上海基督教清心书馆发行,美国长老会传教十范约翰主编,设有诗歌、故事、名人传记、博物、科学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