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理)2000试题及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理) 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
一、判断改错题(判明下列论断和提法是否正确。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在它后面的方格内画“√”,错误的画“×”,并对原文尽可能简要地删改,使其正确,但不能改句子的主语。每题3分,共30分。)
<例>1.资本主义雇拥劳动制度的特点是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例>2.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移形式不同。
1.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
2.个人的消费不包括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之中。( )
3.为了能提供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当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这两部分产品,在价值总量上必须小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实质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
5.瓶颈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产值比重最低的产业。( )
6.需求价格弹性为零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7.如果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为零,意味着这种商品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
8.假如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平均收益曲线一定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
9.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
l0.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亿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800亿元。( )
二、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5分)
平均利润率 资金密集型产业 经济周期
机会成本 充分就业
三、简答题(回答简明扼要,每题答案约100宇左右。每题15分,共45分。)
1.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国际分工主要有哪些类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