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864软件工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软件生存周期的( )工作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的关系。
A. 编码阶段
B. 设计阶段
C. 测试阶段
D. 每个阶段
【答案】D
【解析】软件维护从软件发布开始,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因此,软件的可维护性与软件生存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密切关系。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称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B. 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处理数据、变换数据和处理数据
C. 变换输入端的数据流为系统的逻辑输入,它将外部形式的数据变换成内部形式,送给主加工
D. 变换输出端为逻辑输出,它把主加工产生数据的内部形式转换成外部形式后物理输出
【答案】B
【解析】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虚线为标出的流界。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 的基本思想。
3. 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
A. 属性
B. 功能
C. 行为
D. 数据
【答案】A
【解析】对象之间的消息构造称为消息,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该对象的属性。
4. ( )是一种结构设计语言,它陈述系统模块是什么和它们如何结合在一起实现系统的功能,它表达的是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信息。
A.PDL
B.C 语言
C.
D. 模块化互连语言
【答案】D
【解析】过程设计语言(PDL ), 也称程序描述语言,又称为伪码。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C 语言是面向过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模块化互连语言是一种结构设计语言,它表达了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信息。
5. 标记稱合是指( )。
A. 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
B. 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
C. 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D. —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
【答案】C
【解析】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为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6. 在软件工程学中,我们把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对象的集合定义为( ),此定义包括一组数据属性和在数据上的一组合法操作。
A. 类
B. 属性
C. 对象
D. 消息
【答案】A
【解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操作的对象被定义为类;对象的特性、状态称为属性;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消息是对象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7. 软件工程针对维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 )。
A. 维护的效率
B. 维护的工作量
C. 文档
D. 维护的代价
【答案】D
【解析】软件维护的维护类型主要有校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四种,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维护的代价。
8.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子概念和表示上的一致性保证了分析和设计的( )过渡。
A. 困难
B. 不容易
C. 平滑
D. 顺序
【答案】C
【解析】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分析和设计的界线并不明显,它们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能方便地从分析阶段平滑地过渡到设计阶段。
9. 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用( )表示。
A. —般-特殊结构
B. 整体-部分结构
C. 实例连接
D. 消息连接
【答案】D
【解析】一般一特殊结构使特殊类通过继承而拥有一般类的特征;整体一部分结构可以清晰地表达事物之间的组成情况;实例关系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静态联系;消息连接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10.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 )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A. 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
C. 功能模型
D. 瀑布模型
【答案】C
【解析】主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变换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
11.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 )学科。
A. 理论性
B. 工程性
C. 原理性
D. 心理性
【答案】B
【解析】软件工程要用工程科学中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制定计划和方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