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862软件工程概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确认测试计划是在( )阶段制定的。
A. 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B. 需求分析
C. 概要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定和确认,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
2. 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 书写软件文档
B. 软件维护
C. 稳定性测试
D. 书写详细用户说明
【答案】B
【解析】软件维护需要的工作量非常大,虽然在不同应用领域维护成本差别很大,但是,平均来说,大型软件的维护成本高达开发成本的四倍左右,目前国外许多软件开发组织把60%以上的人力用于维护已有的软件,而且随着软件数量增多和使用寿命延长,这个百分比还在持续上升。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3. 集成测试时,能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方法为( )。
A. 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
B. 自底向上渐増式测试
C. 非渐增式测试
D. 系统测试
【答案】A
【解析】自顶向下渐増式测试的优点如下:
a. 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b. 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4. 消息连接的定义是( )。
A. 消息连接是OOA 模型中对对象之间行为依赖关系的表示
B. 两种消息连接符号来表示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送关系
C. 表示同一个控制线程内部的消息连接
D. 表示不同控制线程之间的消息连接
【答案】A
【解析】消息连接是OOA 模型中对对象之间行为依赖关系的表示。即:若类A 的对象在它的服务执行时需要向类B 的对象发送消息,则称存在着从A 到B 的消息连接。
5.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全局和局部
B. 抽象和具体
C. 总体和层次
D. 功能和结构
【答案】A
【解析】软件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总体设计属于全局性的设计,详细设计属于局部性的设计,是概要设计的完善。
6. 在数据流图中,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成分是( )。
A. 控制流
B. 结点
C. 数据流
D. 数据源/终点
【答案】D
【解析】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称外部实体,不能被计算机处理。 统)
7. ( )着重反映的是模块间的隶属关系,即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层次关系。
A. 程序流程图
B. 数据流图
C.E-R 图
D. 结构图
【答案】D
【解析】结构图和程序流程图有着本质的差别。程序流程图着重表达的是程序执行的顺序以及执行顺序所依赖的条件。结构图着眼于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它并不涉及模块内部的细节,只考虑模块的作用,以及它和上、下级模块的关系。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是特定数据流向的表现形式,它与程序流程图中箭头表示的控制流向有着本质的不同。
8. 火车是一种陆上交通工具,火车和陆上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A. 组装
B. 整体与部分
C.has a
D. —般与具体
【答案】D
【解析】火车是一种陆上交通工具,而陆上交通工具不一定是火车,还可以是汽车、自行车等,说明火车是陆上交通工具的具体化,而陆上交通工具是火车的一般化,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9.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 )。
A. 逻辑内聚
B. 时间内聚
C. 功能内聚
D. 通信内聚
【答案】C
【解析】功能内聚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10.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模块的( )。
A. 抽象和信息隐蔽
B. 局部化和封装化
C. 内聚性和耦合性
D. 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
【答案】C
【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个标准分别称为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11.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 )。
A. 属性
B. 功能
C. 行为
D. 数据
【答案】A
【解析】对象之间的消息构造称为消息,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该对象的属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