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六合丛谈》
【答案】((六合从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月刊。英国伦敦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1857年创刊于上海,不同于此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性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在内容上,《六合从谈》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亚历山大本意是想将其办成新闻性刊物,但是又想使所有的人都成为自己刊物的读者,遂将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融于一起,办成一个大杂烩。发行区域大,但是实际发行量很小,一年后停刊。
2. 陈望道
【答案】陈望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于民国4年(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民国8年(1919年)6月,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0年12月起,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民国9年(1920年)5月,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民国10年脱离共产党。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民国16年兼复旦大学教授,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民国17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民国20年7月离开复旦大学,从事写作。民国22年7月,任《文学》月刊编委。
3. 尼尔。波兹曼
【答案】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仟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波兹曼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波兹曼深化了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他的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力一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北华捷报》
【答案】《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份英文商业周报,1850年8月3日创刊于上海英租界,由英商
第 1 页,共 9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