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博物馆作为新鲜事物引入到国内至今有110余年,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在中国的建立时间从民国时期的天津美术馆1930年建立算起,至今也不足百年。中国的美术馆事业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新旧交替的时局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草创到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进程,美术馆这一外来事物在中国的发展也与中国社会现状紧紧的相结合着。它的作用和功能在时间的变迁和时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近代中国没有美术馆,到民国期间发展的“不景气”;从建国初到文革后美术馆的草创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美术馆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它从漂洋过海而来的新鲜事物成了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入的场馆。美术馆的主要功能也从不具独立性的展览场地、左倾思想下辅助宣传作用的政治工具、被削弱文化艺术性的场所的最初,到如今大众自觉走进有自身独立系统的美术馆。它拥有一定藏品数量,有着接连不断的展览和讲座,使更多的民众从美术馆中受益,自觉关注美术馆参与美术馆举办的各项活动。它成为能为大众在满足温饱之后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和祖国美术事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阵营。肩负着美术作品的收藏、美术研究成果的推出、各式展览的成功展示、大众的审美教育及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