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53经济管理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欧拉定理
【答案】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生产函数为Q=Q(L , K )
有:,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P K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 L ,因而欧拉定理也
2. 低档物品
【答案】低档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低档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与此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低档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格变动与收入效应同方向变动。商品降价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再根据低档物品定义,收入增加使得低档物品需求量减少,因此低档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由于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始终是正,因此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减弱了替代效应。
低档物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物品。根据定义,吉芬物品降价使得吉芬物品需求量减
,吉芬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并少。吉芬物品降价的替代效应为正值(吉芬物品需求量增加)
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为负。
3. 以牙还牙策略
【答案】以牙还牙策略的内容是: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但只要有一个成员一旦背弃合作协议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则其他成员便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惩罚和报复策略,即其他成员都采取相同的不合作策略,并将这种不合作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一直进行下去,以示对首先破坏协议者的惩罚和报复。
博弈论分析中,寡头厂商的合作是不稳定的,易陷入“囚徒困境”。在具有“以牙还牙”策略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所有的寡头厂商则都会遵守协议,采取合作的策略。
4. 支持价格
【答案】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
要素L 和资本要素K 。其中可以表示为:
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当如图所示,原先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支持价格(P 0>Pe )
价格为P 0时,需求量为Q 1,供给量为Q 2,(Q 2-Q 1)为实行支持价格后的产品过剩的数量。为了解决过剩的数量,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
支持价格
5. 可变成本
【答案】可变成本指在短期内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成本,是与不变成本相对应的概念。可变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厂商没有生产时,可变成本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这一过程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开始时产量增加,可变成本的增加幅度可能较大,因为各生产要素组合不一定有效率; 随着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得到发挥,可变成本增加幅度变缓; 最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会使它增加较快。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了厂商的总成本,不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可变成本是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因此可变成本的增长量与总成本的增加量相等,它们的增长率也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
可变成本可以帮助厂商决定在短期内是否继续生产,因为不变成本对于厂商来说是不能改变的,而可变成本则不同,它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厂商停止生产,不能节省不变成本,却可以节省可变成本。因此,厂商如果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那么生产就是值得的; 如果生产的结果不能收回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只有在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之后有余额,才能够补偿不变成本。
二、简答题
6. 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的区别。
【答案】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的区别在于:
(l )帕累托效率即是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
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2)利用帕累托最优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 而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效率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
7. 基数效用论是怎样解释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答案】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 反之,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
进一步地,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进行分析,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那么,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MU i /Pi =λ(i=1, 2, 3, ……)。它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 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乳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 必然同比例于MU 的递减而递减。
就这样,基数效用论者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了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同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说明了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一需求量组合点。
8.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①仃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