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沈善良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校本教研理念在我国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指出校本教研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快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需要进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并对如何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研究、实地研究等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校本教研理念的发展,提出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二是对陕西省碑林区国家级校本教研建设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在文献分析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框架。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明确“校本教研”的发展是由教育管理理念到教育科学研究理念的转变,进一步阐明校本教研与传统学校教研活动相比所表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得出校本教研优于传统教研活动的结论。
2、通过对碑林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总结出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对教师教育本质认识不够清晰、教师教育体系发展不够完善;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学校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师参与教研不够充分;学校管理机制僵化,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学校教育问题的解决,教研制度建设是关键。
3、认为我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必须基于三个方面:科学的确立研究主体,积极争取外部力量的支持,加强对教研质量的监督。应将校本教研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需要建立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以保持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虽然校本教研活动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框架。本文联系我国中小学实际,从系统论出发构建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在研究上有以下两点所创新:
1、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提出“校本教研”的发展是由教育管理理念到教育科学研究理念的转变,并与传统学校教研活动进行对比,体现出校本教研的优势与特点:科研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校本性与外延性相和谐、微观性与具体性相彰显、目的性与人本性共存、日常性与有效性并举。
2、通过对学校教学实际状况的调查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将校本教研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来建构。根据系统论的四个原则确定了校本教研系统构建的三个子系统与三个主要的内在机制,分别是:研究主体系统、外部支持系统、质量监督系统、运行机制、活动评估机制与活动保障机制六大方面。以三个子系统为基本框架构建校本教研系统,并以三个内在机制贯穿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使之成为一个动态开放、层次结构分明、内在联系紧密、整体性很强的校本教研系统。为我国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供参考范例。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制度建设 系统论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