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ITP患者,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200个/片,产板巨核细胞减少,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宜() 反复输浓缩血小板。 首选糖皮质激素。 激素使用6个月无效可行脾切除。 如患者妊娠可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如患者应用激素无效也可加用长春新碱。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抗血小板抗体产生。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增加。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缺铁性贫血在成年男性中最多见的原因是() 消化道慢性失血。 铁需要量增加。 失血过多。 铁摄入不足。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女性,19岁。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8×10/L,分类正常,血小板20×109/L,首选治疗为() 丙种球蛋白。 免疫抑制剂。 输注血小板。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脾切除。
男性,46岁。常感胃灼热,解黑便,HGB54g/L,网织红细胞2%,血细胞比容22%,红细胞平均体积73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28白细胞、血小板正常,他的铁代谢检查结果可能为()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