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社会符号学看《镜花缘》中女性称谓语的翻译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女性称谓;《镜花缘》英译

  摘要

《镜花缘》是我国小说史上一部关注女性命运,探讨女性问题的重要而优秀的作品,其中的女性人物约有150个,以花仙谪下凡尘托生人间的一百位才女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些才女身份不一,所以书中的女性称谓词十分丰富。《镜花缘》也是历史上最早被介绍给西方读者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其翻译的组织出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行为,邀请了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之女林太乙来翻译。林太乙于1964年完成了全译本Flowers in the Mirror。然而,目前国内只有三篇文章对《镜花缘》的英译进行了探讨,还没有学者对其中女性称谓语的翻译进行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指导下,以林太乙的译本为语料来源,重点探讨《镜花缘》中女性称谓语的英译。翻译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被视为两种语言符号在文化语境中的转换。美国哲学家和行为主义语义学家莫里斯提出:语言符号包括指称、言内和语用三种意义。另外,著名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语言符号具有六种功能,分别是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应酬功能和元语言功能。社会符号学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层面的研究,将其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文化、语境、风格、语域等影响翻译的因素,因此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更全面。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从意义和功能的层面对女性称谓语的翻译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究。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有助于再现女性称谓语的意义和功能;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意义的流失不可避免;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有助于减少翻译过程中意义的流失。因此,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女性称谓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