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851软件工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 运行阶段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

D. 测试与排错

【答案】A

【解析】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编码阶段包括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包括运行和维护。

2. 软件测试可能发现软件中的( ),但不能证明软件( )。

A. 所有错误、没有错误

B. 错误、没有错误

C. 逻辑错误、没有错误

D. 设计错误、没有错误

【答案】B

【解析】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由于软件测试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所以说没有发现错误并不能证明程序就没有错误。

3. 标记稱合是指( )。

A. 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

B. 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

C. 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D. —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

【答案】C

【解析】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为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4. 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 )学科。

A. 理论性

B. 工程性

C. 原理性

D. 心理性

【答案】B

【解析】软件工程要用工程科学中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制定计划和方案。

5. 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模块的( )。

A. 抽象和信息隐蔽

B. 局部化和封装化

C. 内聚性和耦合性

D. 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

【答案】C

【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个标准分别称为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6. ( )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A. 变换型

B. 事务型

C. 结构化

D. 非结构化

【答案】A

【解析】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 的基本思想。

7.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模型中, ( )吸收了软件工程“演化”的概念,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

A. 喷泉模型

B. 基于知识的模型

C. 变换模型

D. 螺旋模型

【答案】D

【解析】螺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低风险,主要适用于内部开发的大规模软件项目。

8. 在下面的叙述中,( )不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A. 问题分解

B. 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

C. 结构化程序设计

D. 确定逻辑模型

【答案】C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过程式程序设计的一个子集,它对写入的程序使用逻辑结构,使得理解和修改更有效更容易,属于编码阶段的任务。

9.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全局和局部

B. 抽象和具体

C. 总体和层次

D. 功能和结构

【答案】A

【解析】软件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总体设计属于全局性的设计,详细设计属于局部性的设计,是概要设计的完善。

10.原型的使用和开发过程,叫作( )。

A. 原型期

B. 原型生存期

C. 原型周期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模型,它是増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的使用和开发过程叫作原型生存期。

二、填空题

11.用于软件维护工作的活动可分为两种:_____活动包括分析评价、修改设计和编写程序代码等。_____活动包括理解程序代码功能、解释数据结构、接口特点和设计约束。

【答案】生产性;非生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