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说文解字》与上古军事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上古,军事文化

  摘要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的不朽名著。《说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大观园”。《说文》与上古文化的关系前人早已注意到,也做过研究。我仅就近现代的研究状况作一简括。近代对《说文》与文化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四堂”。到现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十年代,著名语言文字学者张世禄、罗常培等都作过尝试。真正对《说文》与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身体力行取得较高成就的应推陆宗达先生,其著作《说文解字通论》即为此成就。之后,众多文字学者从理论、实践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对《说文》与文化的关系研究较多的有玉文化、服饰文化、女性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对《说文》与军事文化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资料也较零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军事文化研究的欠缺势必会影响古代文化研究的全面性。基于此,本人对《说文》540部9353个汉字进行拉网式搜索,选取34部中59个直接或间接与军事有关的汉字进行说解,这也即我的正文部分。我所采用的方法是:以《说文》和段注为基础,对汉字进行分析、说解,从中分析出其所映射出的上古军事信息,并辅之以上古文献进行佐证。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块内容:一是兵器,二是军队的组织与管理。兵器又根据种类分为渔猎工具和兵器(因兵器导源于渔猎工具,故列在兵器部分)。渔猎工具包含有火猎工具——火、焚、狩、畋;猎鸟及昆虫的工具——干、单;捕鱼、昆虫及小动物的工具——网、毕、禽。兵器依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四类:长兵器——戈、戟、矛、枪、殳、斧、戉;短兵器——刀、剑、匕首、鞭;抛射兵器——弓、弩、箭(矢)、弹;防护兵器——盾(瞂)、甲、铠、釬;还有兵车——车、軘、?、轈等。军队的组织与管理部分从军队的编制——旅、师、军;军队的首领——将、帅;军队的士兵——卒;军队的指挥工具——旗鼓(旗类——旗、旌、旄、旆、幢、帜;鼓类——鼓、鼖;金类——镯、铃、钲、铙等);军队的通讯信物及报警工具——符、烽、燧;军队的休息场所——营。最后是结论。通过对以上59个汉字的说解,力求能对上古时期军事文化有一个大概的反映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