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一个测验使用者来说( ) 。
A. 只需选择一个常模团体
B. 必须选用多个常模团体
C. 必须选用二个常模团体
D. 要考虑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答案】D
【解析】对一个测验分数进行解释时,测验使用者要考虑被试属于哪个现有的常模,被试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2. 当原始分数不是正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正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 。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直接的
D. 间接的
【答案】B
【解析】当原始分数是正态分布时,在Z 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线形变换,导出多种标准分数形式。当原始分数不是正态分布时,为了使来自不同分布的分数进行比较,可将非正态分布的分数强制性地转换成正态分布,这是非线性转换。
3. 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 )。
A. 测验目的
B. 测验内容
C. 测验方法
D. 效标获得的时间
【答案】A
【解析】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同时效度即测验所得分数可与效标同时验证,通常与心理特征的评估及诊断有关。预测效度的效标资料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通常用于选拔、分组。同时效标和预测效标意义上的差异来自测验的目的。前者与用来诊断现状的测验有关,后者与预测将来结果的测验有关。
4.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登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胖瘦等身体素质及视听觉的敏锐度、肌肉力量和反应时等感觉运动功能,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登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还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5. 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 )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标准分数
D. 原始分数
【答案】A
【解析】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义为15。所以离差智商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6. 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C.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 句子完成测验
B.NE0人格调查表
C. 语词联想测验
从不同
D.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B
【解析】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
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语词联想测验等。而B 项,NEO 人格量表即大五人格量表,属于自陈式测验量表。
8. 欲探讨当前我国5岁汉族儿童与苗族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下列工具较为适合的是( )
A. 最新原版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B. 罗夏克墨迹测验
C.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
D. 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中国版)
【答案】D
【解析】瑞文测验是操作性测验,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也很宽,从5岁半直到老年,而且不用排除生理缺陷者。测验可个别进行,也可团体进行,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解释,直观易懂。
9. 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 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 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 )。
A.0.11
B.0.70
C.0.48
D.0.22
【答案】D
【解析】鉴别指数D=Ph-Pl, 将数据代入得:D=0.70-0.48=0.22.
10.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 ) 。
A. 真分数
B. 导出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级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即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导出分数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出个体在标准化样组中的位置,就可以参照他人,对这个个体进行评价;二是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量度,从而使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作业情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