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硕士]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 )问题。
A. 不安全
B. 死锁
C. 死机
D. 不一致
【答案】D
【解析】对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会带来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2. 用于实现数据存取安全性的SQL 语句是( )。
【答案】C
【解析】CREATE TABLE是建立基表的语句;COMMIT 是提交事务的语句;ROLLBACK 是回滚事务的语 句;GRANT 是授权语句,REVOKE 是回收权限的语句。
3. 在关系模式R (U ,F )中,如果存在X 的真子集XI ,使( )。
A. 平凡函数依赖
B. 部分函数依赖
C. 完全函数依赖
D. 传递函数依赖
【答案】B
【解析】如果其中的X 不是单个属性,而是属性组合,这时需要进一步讨论这个函数存在X 的真子集XI ,使
称函数依赖称函数依赖为完全函不存在X 的真子集XI ,使依赖是完全函数依赖还是部分函数依赖。如果为部分函数依赖。如果
数依赖。
4. 关于数据模型和模式结构,有下列说法:
.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者利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通过显示世界到信息世界再到机器世界的抽象和转换,构建数据库
第 2 页,共 57 页 称函数依赖为
. 数据结构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
. 在数据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其中值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 在三级模式结构中,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数据结构模型是表示型或实现型数据模型,是机器世界中与具体DBMS 相关的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属于底层数据模型,通过记录格式、记录顺序和存取路径等表示信息,描述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实际存储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5. 关于基于日志的恢复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REDO
B.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REDO
C.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可以进行REDO
D.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UNDO , 利用更新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可以进行REDO
【答案】B
【解析】UNDO , 对撤消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消处理,处理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
REDO , ,对每个UNDO 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 进行重做处理,处理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REDO 事务重新执行登记的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 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6. 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第 3 页,共 57 页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C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中由于存在: 课程代码一课程名,即非码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因此,该R2只达到1NF 要求,没有达到2NF 要求,当然也 就没有达到3NF 要求。
D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也都达到3NF 要求,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只有B 项的分解,R1 (学号,姓名)
课程成绩)都达到 3NF 要求,同时分解后的关系与原关系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因而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7. 概念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产生一个能反映(企业)组织信息需求的( )。
A.DFD
B.DD
C.E-R 图
D.SA
【答案】C
【解析】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需求说明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归纳,按照特定的方法把它们抽象为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机器和具体DBMS 的数据模型,即概念模型。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 图。
8.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 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安全性约束
B.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C. 数据定义、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一致性约束
【答案】B
【解析】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数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数据
第 4 页,共 5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