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含政治学研究所)626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民主化

【答案】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2. 社会民主党

【答案】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当时在法国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社会党”指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两者联盟,合称社会民主党或民主社会党。1869年德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大都用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

3. 国际政治格局

【答案】国际政治格局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的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其基本含义有:

(1)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

(3)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这种组合和构成的基本含义是:

①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总体组合和构成;

②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构成的;

③它是指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总体形态和现实面貌。

4. 政治社会学

【答案】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帕累托、莫斯卡和韦伯等人都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以后,政治社会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说,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政治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即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是如何产生政治权威的,产生出的政治权威又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其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政治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与政治变革、政治精英与政治体系和政治对社会的反作用等。

5.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特点有: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

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6. 政治制度化

【答案】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的成员的政治能力纳入到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7. 合法性

【答案】“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符合政治共同体普遍约定的一种“正当性”,它的意义比“合法”要远为广泛和深远。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建立了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支持体系,以制衡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支配体系。对于合法性的类型,最经典的认识莫过于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概括了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超凡魅力型)三种合法性类型。三种合法性类型各有其特点,而且这三种合法性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性也不一样。

8.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9. 单轨制法院体系

【答案】单一制国家普遍采用单轨制法院体系。其国家最高法院是其最终的终审法院,地方法院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并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规章进行审判,当地方法规与中央法规相

冲突时,遵照中央法规进行审判。

10.政治民主

【答案】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以特定政治统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以多数决定为基本的规则,通过间接民主或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其价值和内容。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民主是确立和巩固阶级统治,推动人们广泛地参与政治决策,提高人们的政治能力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

二、简答题

11.简要分析政党制度的含义。

【答案】(1)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2)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①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②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③不同的国家政体

不同的国家政休规定着政党在不同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不同的作用、作用方式和程序。在议会共和政体中,政党制度与议会制紧密相关,政党主要活动场所在议会,其主要活动力一式是竞争议席、控制议席,进而控制国家权力。

④不同的选举制度

对于选区的划分,议员的产生方法和得票数以及选举程序和计票方法等的规定,也会影响到政党制度的实际形态。

此外,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还有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等。

(3)政党制度的特点

①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

②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

③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12.改良、革命和改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改良、革命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为:

(1)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对现有政治结构及其运作方式进行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改造。在一定意义上和政治改良存在共同之处。

(2)但政治改革小完全等同于政治改良。政治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所作的局部的、微观的改善,使政治结构及其活动方式发生一些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