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611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生物学。

【答案】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宂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一一化石。

2. 受精。

【答案】受精是指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3. 神经元。

【答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4.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5. 后口动物。

【答案】后口动物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后口动物包括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

6. 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

【答案】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是动物界最先出现的体腔形式,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假体腔直接与肌肉为界,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和肠系膜,是一封闭的腔,充满体腔液。体腔的出现,促进肠道与体壁独立运动,使内脏器官具有稳定内环境。

7. 本能。

【答案】本能是可遗传的复杂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先天的反应。

8. 断裂基因。

【答案】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DNA 序列,常被一些内含子隔开,断裂基因实质是由一系列交替存在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二、填空题

9. 肌肉动作的力度与准确性取决于参与反应的_____的_____及_____。

【答案】运动单位;数目;大小

10.在侵害植物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_____、_____, 植物为抵抗侵害采取_____、_____。

【答案】真菌;病毒;阻止或避免侵害;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解析】侵害植物的微生物有病毒、真菌和细菌。植物防御致病微生物有两类方法:(1)阻止或避免侵害。(2)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如植物的表皮就是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屏障,但微生物会穿过这道屏障侵害植物,第二道防线被利用,即受侵害的细胞释放杀死微生物的分子,并向附近的细胞传递化学信号进行防御。

11.人体耳蜗的基膜上有_____,其中的_____受到刺激引起其上的离子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听神经上冲动的产生。

【答案】螺旋器;毛细胞

【解析】耳蜗是内耳的听觉部分,位于骨质螺旋形管道中。耳蜗内由膜质管道(蜗管)分成两部分,蜗管之上是前庭阶,蜗管之下是鼓阶。由蜗轴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称为骨质螺板。骨质螺旋板的游离缘连着一富有弹性的纤维膜,称为基底膜。基底膜上有螺旋器;螺旋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等组成,毛细胞是声波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毛细胞的上方有鼓膜,与毛细胞的纤毛相接触。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鼓膜,鼓膜又触动了毛细胞,引起毛细胞上离子通透性的改变,最终导致听神经上冲动的发放。

12.从一个原始岩石地区形成一个顶级群落,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地衣阶段、_____、_____、_____和森林阶段。

【答案】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

【解析】从没有生长过任何植物的裸岩、沙丘和湖底等最终演变到出现顶级群落通常要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这一自然发生的完整过程称为初生演替(或原生演替)。

13.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_____运输到植物体利用和贮存产物的部分。

【答案】初皮部筛管

【解析】用出现带有标记标记供给植物,追踪其光合作用的产物,发现在靠近叶的茎初皮部中很快的糖,证明植物叶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由韧皮部运输的,运输管道是韧皮部的筛管。

14.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均源自骨髓中的_____。

【答案】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造血干细胞

15.A 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外表带有_____,具有_____特性。他的血浆中含_____。A 血型和B 血型男女结婚,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有_____。新生儿溶血症,其母血型为_____,血浆中含_____。

【答案】A 凝集原;抗原;b 凝集素;A 、B 、0、AB ;

阴性;抗体

16.下丘脑分泌释放、抑制因子控制_____的活动;后者则通过_____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

【答案】腺垂体;促激素

17.果实大体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梨和苹果的可食部分来自_____和_____。

【答案】真果;假果;花被;花托

18.蛙的卵裂为_____等的_____分裂,原肠胚的形成是由于_____与_____相结合的结果造成。

【答案】不均;完全;外包;内陷

三、简答题

19.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

【答案】基因治疗的策略包括:

(1)基因置换:又称基因矫正,特定的目的基因导入特定的细胞,通过定位重组,让导入的正常基因置换基因组内原有的缺陷基因,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

(2)基因添加:又称基因增补,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靶细胞表达其本身不表达的基因。 (3)基因干预:采用特定的方式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破坏某个基因而使之不能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基因标记:基因标记实验是基因治疗的前奏,并不在于直接治疗疾病而是期望能够提供有关正常细胞生物学和疾病病理方面的信息。

20.简述真核生物RNA 转录后发生的主要加工过程。

,【答案】转录产生初级转录物为RNA 前体,包括基因的全部DNA 序列(外显子和内含子)

是不均一核RNA (hnRNA )。它们必须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变为成熟的RNA ,才能表现其生物活性。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II 合成的RNA 前体称hnRNA ,需经过5' 加帽、3' 加polyA 尾、甲基化、剪接和编辑等加工程序,最后才成为成熟的mRNA 。剪切下来的序列称为内含子,内含子是不编码氨基酸的间隔序列。在其3' 端加“尾”,在5' 端加“帽”可保护新合成的RNA 链免受细胞中酶

的攻击,并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调控,为核糖体识别mRNA 提供信号,但“帽”和“尾”不被翻译。

21.根据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的方式,生物可以区分为哪两类?

【答案】根据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的方式,生物可以区分为:

(1)一类是绝大多数的植物,他们只从外界吸收简单的无机物,还吸收日光作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制造有机物,提供植物本身代谢活动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这种方式是生物自身供养自己,不依赖其他的生物,称为自养。这类生物称为自养生物。

(2)另一类生物自身不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也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有机物,并从这些有机物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些有机物是其他生物制造的,因此这种方式称为异养。这类生物称为异养生物。动物、真菌和细菌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