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812商法、知识产权法之知识产权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论述题

1.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阐述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当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其专利权?

【答案】(1)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①专利权人的权利

a. 独占权。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权,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或销售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

b. 许可实施权。专利权人有许可任何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这种许可必须通过订立许可合同并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的方式来取得许可实施权; 但是,被许可方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人实施该专利。

c. 转让专利权。专利权人有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 转让专利权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并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

d. 标记权。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从2003年7月1日起标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应当标明专利类别,例如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同时标明授权专利号。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

e. 放弃权。专利权人有权通过向专利局提交书面申请或以不交纳年费的方式放弃其专利权; 专利权被放弃之后,其专利技术即成为全社会共同财富,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

f. 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专利发明人有权获得署名权,有权获得奖励和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发给发明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最低不少于3000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不少于1000元。实施专利后也应从利润中提取2%和0.2%奖励给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人。

②专利权人的义务

a. 充分公开发明内容的义务。专利法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如果专利权人不履行此义务,其发明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b. 缴纳年费的义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逾期不缴纳年费的,专利权即告终止。

(2)救济措施

①诉前措施

a. 诉前禁令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

关行为的措施。

b. 诉前证据保全

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②纠纷解决方式

a. 调解

调解依据第三者即调停人的身份不同,可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 b. 仲裁

仲裁是指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对争议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c. 行政处理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本系统内的专利权属纠纷、临时保护期使用费支付的纠纷、对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奖励的纠纷,可以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d. 诉讼

包括专利民事纠纷案件、专利行政纠纷案件和专利刑事案件。

2.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对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其因应之策。

【答案】社会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专门保护知识或信息资产的法律制度,其本身就是社会不断信息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结合的产物,并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

(1)社会信息化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

①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地位的提高。在信息化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信息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这反映到法律上就是以信息资源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将取代物质财富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客体,而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正是这一精神财富,故信息化的发展必将促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地位的提高。

②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和系统化。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组织形式将会更加紧密,而且也打破了知识生产、传播与转让的界限,形成了有机的知识系统,进而使知识产权主体更加多元化和系统化。

③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将促使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自身变革和发展。由于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录制技术的发展,涉及现代技术的侵权行为呈现多样化特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现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是个体侵权行为“普及化”。静电复印技术的推行,使得大规模复印文字作品变得极为便利,并对社会公众购买复印作品的习惯产生巨大影响。_是高科技侵权行为“国际化”。在国际互联网络广泛的空间中,知识产品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极方便地在全球范围传播,从而为不同国家的不同主体所接收和使用(包括合法使用与非法使用); 由于信息流跨空间、跨区域的大规模、高速度的运动,使得跨国侵权也就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都化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内在动

力,促使知识产权制度自身不断变更和发展。

(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应对之策

①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其内容。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发展至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环境变化的问题,一些法律规定不能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很多方面存在空白,我国应及时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注意防范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建立我国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界定、约束和惩处的机制。

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和完善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司法机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逐步建构起知识产权部门协调与集中管理相结合、行政执法保护和司法保护相配套、中央和地方相呼应的工作机制,确保知识产权工作的真正落实。

③我国应当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积极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当加快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实施创新战略,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3.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专利申请的申请文件包括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概念

①说明书,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必须提交的基本文件,是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具体说明的陈述性书面文件。

②权利要求书,是专利申请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用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书面文件。它是判定他人是否侵犯专利权的根据,直接具有法律效力。

(2)关系

①联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权利要求书应以说明书为依据,即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权利要求所叙述的技术方案应当在说明书中充分公开。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说明书附图中相应的标记。

②区别

a. 两者的性质不同。说明书是提供有关的技术情报,而权利要求书则具有直接的法律作用。 b. 两者的要求不同。说明书必须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充分公开,特别是要把所有新的技术特征公开,达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独立实现的程度,而权利要求书则是用简明的方法阐明这些技术特征,目的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4. 试述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流派在著作权立法方面的价值观。

【答案】法律作为一种文化,受到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因此著作权法也形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体系。一个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体系,也可以称之为版权法体系。该体系把著作权主要作为财产权,而不强调其人格权内容。另一个是以法国和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为代表的大陆法体系,也可称之为作者权法体系。该体系除了规定著作财产权之外,还注重强调著作权中的人格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