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因劳动时淋雨,第二天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闷,不得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其治法是()。 A.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物理降温。 B.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 C.补充清蛋白。 D.利尿。 E.使用青霉素。 F.血液透析。
热淋患者,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在应用八正散治疗的基础上可加减选用何药() 防风、葛根。 白芷、黄连。 石膏、石苇。 柴胡、黄芩。 竹茹、黄芩。
患者男性,26岁。低热、咳嗽、胸痛3周。体检:T38.2℃,面色较苍白,全身皮肤无黄染,颌下和颈部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5.0×109/L,RBC:3.53×1012/L,PLT123×109/L。胸片示右上肺广泛性浸润阴影。假如患者HIV(+),那么下列行为具有传染性的是() A.共同餐饮。 同用刮胡刀。 同用洗手间。 握手。 拥抱。
善于利水渗湿的腧穴是()。 丰隆。 阴陵泉。 三阴交。 水道。 太溪。
患者,男,47岁,2天前染发后引起头皮面部水肿,红斑,丘疱疹,较多糜烂、渗出,自觉痒痛,口干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该患者诊断考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