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是哪个时期? 此时期的造园有何特点? 并举例

【答案】(1)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文化氛围之中,愈来愈多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无限广阔的景观被利用而纳入于人的居处环境,自然美与生活美相结合而向着环境美转化。人类审美观念发生了伟大转变,从而促使园林的建造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造园者逐渐将自然美引入园林之中。

(2)中国古典园林在转折期的造林特点

①国元林的规模比较小,也未见有生产、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更趋于精密细致; 筑山理水的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己有用石叠山的做法,理水与园林小品的雕刻物相结合; 建筑的内容多样,形象丰富,楼阁、观等多层建筑有所发展,台已不多见。

②白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摩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地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园林造景的主流仍是追求“镂金错采”的皇家气派。

③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还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注重写实的创作方法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国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它的两个类别—宫、苑—前者已具备“大内御苑”的格局。

2. 三大地方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有什么? 形成因素都有哪些?

【答案】三大地方园林指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1)主要风格特点:

①江南园林:空间富于变化,移步换景,小见大; 叠山石料太湖石、黄石为主; 园林植物落叶为主,配合常绿花木; 园林建筑取江南民间乡土风格,如水墨画; 家具、字画精美。

②北方园林:建筑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 较重视礼仪典章,多使用中轴线; 叠山多当地的大青石、北太湖石为主,且技法厚重; 水体较小,有时出现旱园; 植物落叶为主,花木品种较少,有时呈现萧索寒林景观。

③岭南园林:规划上以宅院为主,庭院与庭院的组合变化; 用英石包镶假山,所谓“塑石”,出现姿态嶙峋的景观; 沿海一带用石蛋、珊瑚礁掇山; 水体较大,平面呈明显的几何图形,园中多有纵横轴线,受到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 建筑通透开敞,体量偏大,或建筑密度稍大,深邃而不开朗; 观赏植物品种丰富多样,一年四季花团锦簇,景象常新。

(2)形成因素:自然方面:各地气候、物产,环境等构园因素的差异。人文方面:各地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城市工商业的兴起,资本萌芽的发展。造园技术方面:文人、士流、富商大贾及造园工匠相互学习,身份的转化,造园技艺的广泛普及等。

3. 简述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中的意义。

【答案】秦汉是我国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此时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宫苑建筑园林,以建筑为主体,结合城市规划,把自然山水纳入到帝都整体宏伟蓝图之中。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的离宫别苑在园林面积上占有主导地位,不断到各地名山封禅就是尊地的表现。在皇城中营造人间天堂,倾全国之力,率将士之功以营宫室、筑林泉成为这一时期的建设特征。

(1)秦汉园林概况

①初期基本上为皇帝、王侯、富豪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宏放,空前绝后。园林总布局模拟天上星宿图案,并由简单模仿发展为自觉对应; 苑囿的形制较自然,无定规,无拘束,能因山就水,随遇而作。祈求长生成仙的意识在宫苑中时有反映。

②西汉中期以后受文十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出现诗情画意。

③东汉后期,皇家苑囿由崇尚建筑逐渐推崇山水林木,园林建筑亦趋向小型化,文人宅园初见端倪,隐士和隐逸思想开始对园林发生影响。

(2)秦汉时期的造园特点

①不具备古典园林全部类型,皇家园林气势恢宏。“宫殿与园苑相结合”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传统。“苑中有苑”代表西汉上林苑; 宫中有苑,苑中有宫。

②汉代建筑技术求形、求奇。

③私家园林初见端倪,小范围内参观。

④造园功能受神仙思想影响,由建筑空间转换为自然空间。

⑤写实的东西较多。

4. 扬州的“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选用何种石材? 并简述选择的原因及特点。

【答案】个园以假山堆叠之精巧而名重一时,《扬州画舫录》所谓“扬州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个园的假山即是例证。

(1)“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选用的石材“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山选用笋石石材; 夏山采用太湖石石材; 秋山选用黄石石材; 冬山选用宣石石材。

(2)选择石材的原因“个园”的选石依据,是造园者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创造了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

(3)“个园”的特点分峰用石结合于不同的植物配置:春景为石笋与竹,夏景为太湖石山与松树,秋景为黄石山与柏树,冬景的雪石山不用植物以象征荒漠疏寒,则四季的景观特色更为突出。这正概括了山水画家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朗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境以及“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茧登,冬山宜居”的画理。从冬山透过墙垣上的圆孔又可以看到春日之景,寓意于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隆冬虽届,春天在即,从而为园林创造了

一种别开生面、耐人玩味的意境。个园的思想是围绕着“竹”、“石”展开,并集中展现了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相特点。

5. 分析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

【答案】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园林规模皇家园林的规模都很大,园内设有许多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因此它的性质小单是一个游息的场所,而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综合体。其广阔的面积、恢宏的建设、金碧辉煌的装饰彰显出帝王气派与皇家气象。

(2)指导思想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苑囿造景的创作源泉。由此决定了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和书画。而造同的主要工作是叠山、理水、建筑营造、植物配置、书画楹联等。不同十私家园林的小中见大,皇家园林更注重移天缩地,虽然都是在人工上做文章,但私家园林的“巧”远远比不上皇家园林的“豪”。

(3)建筑风格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多姿多彩。帝王苑囿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了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轴线对称,崇台峻宇,琉璃彩画,高脊重吻。而苑囿建筑除了朝会用的那一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使人有亲切轻松感,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和山石、花木、池水打成一片,建筑体量比较小巧,屋面以灰瓦卷棚顶为多。皇家园林堂皇而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其中的一些塔殿楼阁作为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衬,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

(4)园林功能皇家园林的功能齐全,集处理政务、寿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等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清代帝苑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 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犹如后园。

6.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及风格特点。

【答案】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己占据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较之唐代已经更为成熟,风格的表现也更为明显。

(1)文人园林的繁荣背景宋代文人园林是对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①首先与科举制度有关

②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例如“文人画”的兴起与繁荣,导致了文人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2)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①简远景象简约而深远,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取意外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