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延安整风运动
【答案】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2. 北京政变
【答案】北京政变是冯玉祥192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发动的一次军事政变。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受北方革命形势的影响,趁吴佩孚的主力在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际,从前线秘密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废帝溥仪出故宫,迫使吴佩孚停战。吴佩孚失败后率残部由大沽口逃往长江一带,直系军阀在京津一带的统治被推翻。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并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但又请段祺瑞出面维持时局。由于决策失误及张作霖的背信,北京政变成果被张作霖、段祺瑞攫取,冯玉祥辞职引退。
3. 《论持久战》
【答案】《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讲演,它指出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此四点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为抵制“再战必亡”论,纠正“速胜论”,鼓舞群众的抗战情绪,向全国人民指明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指出持久战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论持久战》的发表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成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也是重要的哲学著作。
4. 《新学伪经考》
【答案】《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维新变法而编撰的重要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①自东汉以来被奉为经典的《古文尚书》、《左氏春秋》等古文经,都是刘歆伪造事实,是王莽“新朝”之学,与孔子无涉,应称“新学”;②后来被称为“汉学”的贾逵、马融、许慎、郑玄之学,也不是“汉学”,而是“新学”;③宋人所尊崇的经书也多是“伪经”,而不是孔子之经。康有为这种论断,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是在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根据。
5. 盛世才
,字晋庸,原名振甲,又字德三,辽宁开原人,属汉军【答案】盛世才(1895年~1970年)
旗人。中央军校第九分校(新疆分校)上将主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上将参议。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自1933年到1944年间全面控制着新疆的军事、政治,号称“新疆王”。1949年后到台湾,1970年病逝于台北。
6. 北洋海军
【答案】北洋海军,也称北洋水师、北洋舰队,是晚清时期建立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1888年,该舰队正式编成,基地在旅顺口与威海卫,共有船舰22艘,官兵四千多人。该舰队由李鸿章一手控制,提督是淮系将领丁汝昌。1894年,北洋海军与日本舰队在黄海激战,李鸿章为保存自身实力,强令北洋水师困守威海卫。1895年初,丁汝昌等自杀殉国,威海卫被日军占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海军的全面溃败,标志着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彻底失败。
7.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月,在国民党中央的赞同之下,为了适应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开展的形势,由共产党人潔湃等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两年间共办六届,培养农民运动人才770余名。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六届,由毛泽东主办,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区共300余人。教学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学习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8. “苏报案”
【答案】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
,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 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
9. 洪仁矸
【答案】洪仁讦(1822~1864), 广东花县人,是“拜上帝会”的最早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1856年,天京事变后,他从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仁幵
,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
术,并在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新的主张,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斗争纲领。洪仁矸的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农民战争相比,在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大的进步。天京陷落后,洪仁开在江西被俘,不屈被杀。
10.皇姑屯事件
【答案】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11.中共三大
【答案】中共三大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
,任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三大的不足在于,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和建立革命军队问题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
12.“中体西用”
【答案】“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由张之洞提出,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一度成为清朝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的思想武器,目的是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反对顽固守旧。主要内容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的同时,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律例、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 些措施。
二、论述题
13.比较大革命时期的北伐与国民政府北伐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都是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前者是在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逐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
②目的不同:前者是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实现中国的统一;后者主要是同张作霖争夺全国统治权。
③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后者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争夺统治权与地盘的战争。
④组织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当时的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后者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这时的国民党是蒋介石集团独裁统治的工具。
⑤参战军队不同:前者是国共合作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后者是帝国主义帮助建立起来的反革命军队。
⑥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前者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并收回了九江、汉口英租界;后者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屈辱退让,严禁中国人民的反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