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 教学跟随发展

B. 教学与发展并行

C. 教学促进发展

D. 教学等同于发展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认识的考查。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塑造着发展、促进着发展。“教学跟随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教学等同于发展”主要体现的则是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2. 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

A. 政治教育

B. 科技教育

C. 艺术训练

D. 军事训练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墨家教育主张,墨家教育内容特色掌握程度。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最有特点的就是科技教育,主张以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来让“兼士”获得实际的本领,而且墨家在机械制造、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墨家排斥乐教,认为其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所以提倡实际的科技教育,而且,墨家的培养思维能力也是非常有特色。

3.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答案】A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

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4.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社会的稳定

B. 十字军东征

C. 新兴市民阶层需求

D. 改造原有大学

【答案】D

【解析】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包括:①西欧封建制度在11-12世纪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由工商业者所定居的城市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地区出现。②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从西欧离开家乡,到东

,传播基督教信仰,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方去打击“异教徒”

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不仅提出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

5. “骑士七技”包括( )。

A.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B.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

C.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文法、修辞、辩证法

D.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打猎、弈棋、吟诗

【答案】A

【解析】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①从出生到7, 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 ②7, 8岁以后,

,进入礼文教育阶段,即启从; ③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

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6. 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 顺查法

B. 逆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检索文献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由近及远,有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和新课题的研究。引文查找法:是以己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

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上述方法以达到检索的目的。

7. 不属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的是( )

A. 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B. 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

C. 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D. 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不平等问题; ③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①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②继续改善教育机会

8.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

A. 道德教育

R 智力教育

C. 劳动教育

D. 健康教育

【答案】A

,是指【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①“可能的目的”

,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②“必要的目的”

目的。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为道德教育。

9. 《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

A. 博士

B. 大成

C. 翰林

D. 大儒

【答案】B

【解析】一年是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10.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

A. 政治家

B. 学术人才

C. 新国民

D. 实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