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学思想品德题库>思想品德学科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 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表述。这表明()。

A . 道德和文化对维系社会稳定和治理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B . 文治和武功是治理国家的两种重要策略,缺一不可
C . 法律和道德在维系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相互补充
D . 中国传统文化太突出道德功利主义

在我国,最早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 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对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进行筛检,其结果的特征是() 阳性预测值高而阴性预测值低。 阳性预测值低而阴性预测值高。 阳性预测值高而阴性预测值也高。 阳性预测值低而阴性预测值也低。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充分说明()。 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道德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法律和道德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道德对法律有促进作用。 在我国颁布的四个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关爱学生"的文件是()。 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的文件是()。 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表述。这表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