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612社会学综合之社会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社会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案】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1)规范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它指个人或团体应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2)地位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在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之间的互动。社会组织的互动也是经由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性的互动。
(3)角色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角色的地位,也不存在无地位的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
(4)权威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
①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
②权威依附于职位。组织由其构成要素而形成一个社会活动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转依赖于一整套规则,个人只能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进入组织,并参与其活动。
2. 目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主要是由哪些阶层构成的?
【答案】目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主要是由以下阶层构成: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这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2)经理人员阶层。这是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的社会成员主要来源于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 第二部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私营企业; 第三部分是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3)私营企业主阶层。这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
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这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国的阶层结构以及社会中间层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主要集中于城镇。
(5)办事人员阶层。这是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
(6)个体工商户阶层。这是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人生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并以此为生的人。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这是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员。
(8)产业下人阶层。这是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
(9)农业劳动者阶层。该阶层是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唯一收入来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是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排除在校学生)。
3. 社会学这门学科有哪些特征?
【答案】社会学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社会学视角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处。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由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网络,那么,作为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研究的学科的社会学,必然具有一种综合性学科的性质。
①这种综合性突出表现在‘自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过程或社会问题时,总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致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
②这种综合性还表现在社会学的研究经常结合和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成果来做综合性的考察。如果不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社会学是不能实现它对社会的多面向研究的。
(3)社会学的科学性
①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对人类社会的科学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表面的,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不是片面的,而是系统、全面的。
②现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把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己经成为一种趋势。
4. 阐释角色冲突。
【答案】对于角色冲突的理解可以从其含义、类型及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具体如下:
(1)角色冲突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将由于一个人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称为角色冲突。(2)角色冲突的类型
①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②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a. 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
b. 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
c. 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当处在某一角色上的人需要在两种尖锐对立的目标上做出选择的时候,便容易发生这种单一角色内部的冲突。
(3)角色冲突的影响及防范措施角色冲突妨碍与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应尽力避免。防止角色冲突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措施,而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针对一个人因承担角色过多而造成的角色紧张,就应减少他的过多的兼职,使他能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针对因角色规范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就应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5.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哪些特点?
【答案】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相比,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人为色彩。许多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实际卜是对来自外部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过去的殖民地经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现实与潜在的威胁,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些都会使这些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和人民自觉地将现代化作为维护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在本社会内部缺少现代性积累的情况下,也必须强行启动现代化。因此可以说,这种现代化实际上是落后国家为摆脱现状、加速社会发展所做的一种自觉的努力。表现在实际的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政府要直接介入现代化进程,并往往成为现代化的最主要的推进者,而且,由政府制定和组织实施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往往成为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从实践上看,有的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确实由于目标过高,不切实际而受到挫折,但就总体而言,由政府进行的有计划的现代化努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个国家越是落后,这种作用就显得越是突出。
(2)如果说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创新,那么,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特别是在其初期阶段上,主要的手段则是采借。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开始启动的时候,现代化己不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①这意味着后发国家可以在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现状中间接看到自己现代化的前景。
②在早发内生型国家那里,现代性因素己有了可观的积累,特别是在技术层次上,这些成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