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结构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应用题

1. 阅读下面的算法,说明算法实现的功能。

【答案】本算法功能是将两个无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合并为一个循环链表。Head1最后一个结点的链域指向head2, head2最后一个结点的链域指向headl ,headl 为结果循环链表的指针。

2. 为什么在倒排文件组织中,实际记录中的关键字域可删除以节约空间? 而在多重表结构中这样做为什么要牺牲性能?

【答案】因倒排文件组织中,倒排表有关键字值及同一关键字值的记录的所有物理记录号,可方便地查询具有同一关键字值的所有记录;而多重表文件中次关键字索引结构不同,删除关键字域后查询性能受到影响。

3. 画出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两棵不同的二叉树。

(1)按前序遍历二叉树的顺序为ABCDE 。

(2)高度为5其对应的树(森林)的高度最大为4。 【答案】(1)满足条件的二叉树如图1所示:

图1

(2)满足条件的二叉树如图2所示:

图2

4. 在改进了的(无回溯)字符串模式匹配中,要先求next 数组的值。下面是求nextval 值的算法。

{在模式P 中求nextval 数组的值

}

算法中第4行有【答案】第4行的

第六行中也有

两处比较语句相同。请分析说明此两处比较

语句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此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语句是测试模式串的第J 个字符是否等于第K 个字符,如是,则

语句的意义是,当第J 个字符在模式匹配中失

指针J 和K 均増加1,继续比较。第6行的

配时,若第K 个字符和第J 个字符不等,则下个与主串匹配的字符是第K 个字符;否则,若第K 个字符和第J 个字符相等,则下个与主串匹配的字符是第K

个字符失配时的下一个(即

)。该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5. 试证明:同一棵二叉树的所有叶结点,在前序序列、对称序序列以及后序序列中都按相同的,例如前序后序运对称序。 相对位置出现(即先后顺序相同)

,中序遍历是“左根右”,后序遍历是“左右根”【答案】前序遍历是“根左右”。三种遍历中只是访问 " 根”结点的时机不同,对左右子树均是按左右顺序来遍历的,因此所有叶子都按相同的相对位罝出现。

6. 证明:在二叉树的三种遍历序列中,所有叶结点间的先后关系都是相同的。要求毎步论断都指出根据。

【答案】前序遍历是“根左右”. 中序遍历是“左根右”. 后序遍历是“左右根”。若将“根”去掉,三祌遍历就剩“左右”。三种遍历中的差别耽足访问根结点的时机不同。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对左右子树均是按左右顺序来遍历的,因此所有叶结点间的先后关系都是相同的。

7. 画出对算术表达式求值时操作数栈和运算符栈的变化过程。

【答案】设操作数栈是opnd ,运算符栈是optr ,对算术表达式表所示。

表 操作数栈和运算符找的变化过程

求值,过程如

8. 带权图(权值非负,表示边连接的两顶点间的距离)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找出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假设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存在路径,现有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①该最短路径初始时仅包含初始顶点,令当前顶点为初始顶点;

②选择离最近且尚未在最短路径中的顶点V ,加入到最短路径中,修改当前顶点请证明之;否则请举例说明。

【答案】题目中方法不一定能(或不能)求得最短路径。举例说明:

③重复步骤②,直到是目标顶点时为止。请问上述方法能否求得最短路径? 若该方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