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恒温动物。

【答案】恒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是指具有恒定的体温,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的动物。

2. 花序。

【答案】植物的花聚生成簇,按一定的排列格式,生长在共同的花轴之上;这种簇生形式称为花序。

3. 初生生长。

【答案】初生生长是指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的生长过程。

4. 异形世代交替。

【答案】异形世代交替是指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明显不相同的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5. 顿悟学习。

【答案】顿悟学习是动物利用已有经验来解决当前新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需要判断与推理。最有名的是黑猩猩拿木箱取食的行为。

6. 异温动物。

【答案】异温动物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蜂鸟属于鸟类,它们在活动时,属于恒温动物,但是当他们在休息时,为了降低维持体温代谢能量的需求,身体温度的调节会改为类似变温动物的方式,身体的温度会随外界的温度而改变,这种体温调节的方式归类为异温动物。)

7. 原叶体。

【答案】原叶体是指蕨类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8. 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包含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二、简答题

9. 解释现象:动物误食了含有有机磷杀虫剂的食物后出现痉挛并死亡。

【答案】有机磷杀虫剂是胆碱酯酶的抑制剂,胆碱酯酶被抑制,突触中过剩的神经递质一一乙酰胆碱便不能迅速被清除,神经经常处于兴奋中,使昆虫震颤、痉挛致死。

10.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纤维素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是怎样与各自行使的生物功能相关联的?

【答案】(1)憐脂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结构特点是具有由磷酸相连的含氮碱或醇构成的亲水头和由脂肪酸链构成的疏水尾。磷脂与细胞膜的形成、结构和特性有关,两亲性质是构成细胞膜骨架的基础。在生物膜中磷脂的亲水头位于膜表面,而疏水尾位于膜内侧。磷脂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可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的聚集体,与细胞膜的屏障作用、物质运输功能相关联。

(2)纤维素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以,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形成不分支的链,许多平行的链以氢键联系,数千条合在一起,形成原纤维,与多糖、蛋白质组合形成坚硬的保护层,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保护植物细胞并维持其形状,行使支持和保护的功能,同时还能防止细胞吸涨而破裂,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11.举例说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答案】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包括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①例如:草→鼠→蛇→猫头鹰。这条捕食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②某些生物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食物链。例如:植物残枝败叶→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这是一条腐生链。生物间因寄生关系形成寄生链。

食物链中的每一环节都与周围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进而形成食物网。

12.以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排泄物形式说明这四个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亲缘关系)。

【答案】排泄物形式体现进化、亲缘关系:

13.血红蛋白a 亚基和P 亚基的空间结构均与肌红蛋白相似,但肌红蛋白中的不少亲水残基在血红蛋白中被疏水残基取代了,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肌红蛋白以单体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分子中有更多的亲水残基,说明疏水作用对于亚基之间的给合有重要作用。

14.简述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主要三道防线。

【答案】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1)体表的屏障: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2)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任何侵犯人体的病原体,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①局灶性炎症反应:当皮肤破损后往往引起局灶性炎症反应。它有4种症状: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皮肤破损可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受损伤的部位。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一样,吞噬细菌,然后由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它们消化。

②补体系统:简称为补体,是指在人体血液中有一个复杂的具有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大约含20种蛋白质。补体被激活后,通过3种方式发挥作用:补体蛋白质聚合形成孔道复合体,嵌入病原体的细胞膜,使病原体死亡;直接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增加细菌被吞噬的概率;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促进炎症反应。

③干扰素:是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产生干扰素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干扰素通过刺激自身和周围的细胞产生另一种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从而抵抗感染。

(3)人体对付病原体侵袭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论述题

15.试述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发热对肌体的利弊如何?

【答案】(1)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

由于致热原突破体表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人体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发热对肌体的利弊

①有利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发热,可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生成加快,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人体消耗各种营养物质使人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