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住院医师精神科题库>内分泌科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哪种检查,对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与Cushing病最有意义()

A . 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
B . 葡萄糖耐量试验
C . 测试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
D .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 .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下列哪项最不符合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征() 肿瘤内多见钙化影。 多房且分房大小相差悬殊。 骨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甚。 肿瘤可含牙或不含牙,邻牙可被肿瘤推压而移位。 牙根可被侵袭呈锯齿状或截断状。 急性胰腺炎时,胃肠减压的作用是() 减少胆囊收缩索的分泌。 吸出胃液,减少其对促胰液素的刺激作用。 减轻腹胀。 减少胰腺的分泌。 以上均正确。 温病内闭外脱的治疗原则是() 清心开窍。 回阳救逆。 固脱开窍。 清营泄热。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 卫生权利。 行为。 卫生义务。 智力成果。 膏药一般适用于() A.伤筋、骨折的早期。 B.伤筋、骨折的中期。 C.伤筋、骨折的后期。 D.局部创面未愈合者。 E.新伤积瘀者。 下列哪种检查,对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与Cushing病最有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历年考生疑问甚多,特作详细解释。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中生物作用最强的激素之一,仅需要很小的量即能达到与天然皮质醇相似的作用,因其量小,分布在血中浓度很低,难以用常规放射免疫定量测定法测出,故对测定自身皮质醇分泌量无影响。本试验利用地塞米松这一特性,通过其对垂体、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作用,及由此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的程度,来了解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是否高于正常,其可能的病变在那个器官。根据给予地塞米松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分为4种方式,临床意义也各有不同。(1)午夜1次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对照日晨8时抽血测定皮质醇,当晚24时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肥胖者可增至1~1.5毫克),次日晨8时再采血测定皮质醇。结果分析:对照日皮质醇水平应在正常范围(8点,184.9~593.4纳摩尔/升)之内,服药后应降至82.8纳摩尔/升以下。此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如服药后>82.8纳摩尔/升,应进一步选择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结果分析: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纳摩尔/24小时,血皮质醇应<82.8纳摩尔/升。临床意义:如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不被抑制,提示存在皮质醇增多症。(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2毫克,1次/6小时,共2天。留尿、查血方法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分析:服药后,血、尿皮质醇值降至对照值的50%以下为有反应。临床意义:用于鉴别库欣综合征的病因。如果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高皮质醇血症,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再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也不会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有多大影响,血、尿皮质醇亦变化不大。而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垂体病变引起的库欣病会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皮质醇分泌也相应减少,抑制率多能达到>50%。(4)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是口服地塞米松0.75毫克,1次/6小时,共5天。分别于服药前一天及服药第三、五天留24小时尿查17-酮类固醇。结果分析:服药后尿17-酮类固醇与对照值比较,被抑制达50%以上为正常。临床意义:主要用于了解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是否正常。如基础尿17-酮类固醇高于正常,经地塞米松抑制后,可下降50%以上,提示升高的17-酮类固醇来源于肾上腺;如小于50%,提示可能来自性腺或其他部位。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