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8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总结教训也应像总结经验一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克服主观武断,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切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客克服片面性,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分主次、轻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应该吸收的主要历史教训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必须防止和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克服和防止“左”、右两种错误的根本办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必须善于把理想和现实、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①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的解放,这是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和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所在。但伟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实现要经历几个大的和相当多的小的发展阶段。长远利益是由无数切身利益组成的,离开近期切身利益,实现长远利益不过是一种幻想。

②共产党人不仅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远大的解放全人类的目标。而且要制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战略、方针和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这些战略、方针与政策时,要善于把理想与现实、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教训之一是只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即“穷过渡”和“急过渡”。无论是“穷过渡”还是“急过渡”,都忽略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程度这一重要标准。既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也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4)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

①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革过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 b.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包括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结构,改革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c.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大力精简机构,精简人员。

②必须坚决进行反腐败斗争,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a.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干部的素质和反腐败的自觉性

b. 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健全法制,完善监督机制

③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a.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的各项民主制度是搞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前提。

b.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健全防止少数人过度集权的有效机制,是发扬党内民主乃至搞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关键。

(5)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防止和反对大党大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都不应该有领导中心和固定统一的各国都必须遵循的模式,强加和照搬某种模式的做法,只能阻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各国党不分大小、强弱,都一律平等,各国党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大胆探索,开创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2. 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

【答案】(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①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国家继续完成被战争中断的现代化、工业化事业,重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新路。

b.20世纪20-40年代的苏联,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总体上看,苏联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化,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增强了实力。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

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41-1945年,苏联用四年时间和盟国一起共同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在国际上,苏联联合美、英、中等国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在国内,宣传动员并且组织军民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法西斯军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打击,终获全胜。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场决定人类走向进步还是倒退的殊死搏斗。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作为世界两大强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欧洲、亚洲的推进,在东欧、东亚出现了十多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随即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

①政治方面:

a.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b.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c.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d.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②经济方面:

a. 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b.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c. 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d. 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e.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思想文化方面:

a. 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b. 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

c. 公共舆论一律。

(3)重大弊病

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专权,经济上管理过死,总体效益差,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对外关系搞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由于既存体制被理想化,固定化,这种弊病后来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由此也就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体制过于僵化,缺乏自我调整能力。

3. 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对当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

【答案】(1)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

①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a. 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所以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种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各科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互相交叉,彼此融合。

b. 近20多年来人们的发明和创造已经大大超过以往2000多年发明创造的总和,同时各种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当前的科技革命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加速度的。

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政治、文化、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极其重大的变化。正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社会生产进一步自动化、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交融化的趋势在增强,世界一体、天下一家、全球一村的进程在加快。

②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在逐步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两种社会制度己由冷战对峙开始转向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一争。

a. 当前之所以开始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是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