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线索
【答案】新闻线索,又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己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是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2. 感性认识
【答案】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同外界事物接触获得的,具有直接、生动、具体等特点,是认识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性,此外还具有生动性、具体性、表面性等特点,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
3. 侧面探
【答案】侧面是采访提问的方式之一,是指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对以往的新闻材料产生回忆。启发引导的具体规律和方法包括:①接近性启发引导; ②相似性启发引导; ③对比性启发引导。
4. 赫伯特·马尔库塞
【答案】赫伯特·马尔库塞是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他一生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他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家,被誉为“新左派哲学家”、“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他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理性与革命》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马尔库塞的思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0年代受存在主义影响较深; 40年代致力于揭示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联系; 50年代以后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出发解释马克思主义; 致力于实现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5. 事件通讯
【答案】事件通讯是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要求记者选择某一典型事件,全面、客观地反映其来龙去脉,集中、深刻地揭示其思想主题和社会意义。常见的事件通讯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