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甘肃住院医师感染科Ⅱ阶段题库>深部真菌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A . A.骨髓穿刺和活检
B . 腹腔穿刺行腹腔积液检测
C . 鼻咽部组织活检
D . 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测
E . 肝穿刺活检
F . 脾穿刺活检

女性,25岁,自10岁起发作性喘息,每逢春天易于发病,尤其在花园或郊外等环境。此次发作已2天,自服氨茶碱无效前来急诊。下列处理不妥当的是() 沙丁胺醇(喘乐宁)。 吸入表面激素。 应用抗生素。 补液。 酮替芬。 患者男性,40岁,劳累后胸痛5年,冠脉造影示心肌梗死,下列哪项不正确() 主要应用阿替洛尔治疗。 主要应用硝苯地平治疗。 主要应用硝酸甘油。 可以手术分离受压的冠状动脉。 严重病例可以考虑搭桥治疗。 下面哪种病变手术后最容易发生化学性脑膜炎()。 Rathke囊肿。 蛛网膜囊肿。 神经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 肠源性囊肿。 女性患者,56岁。近2个月内出现5次突然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每次持续6~15分钟。既往有严重神经官能症和头痛病史。现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比较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腰穿检查脑脊液。 B.头颅X光平片。 C.脑电图检查。 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E.心理检查。 ICU室温和湿度正确的是() A.室温20~22℃,湿度50%~60%。 B.室温18~20℃,湿度40%~50%。 C.室温25~30℃,湿度70%~80%。 D.室温28~32℃,湿度80%~90%。 E.室温15~20℃,湿度25%~60%。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