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相关率
【答案】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资产包括: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及各种信贷凭证); 金融部门,即中央银行、存款银行、清算机构、保险组织和二级金融交易中介发行的金融工具(通货与活期存款、居民储蓄、保险单等)和国外部门的金融工具等。经济活动总量,在实际统计时,常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2. 货币需求函数
【答案】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 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 三是作用十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 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 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M 为货币数量; V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
为货币流通速度;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T 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 为货币数量; K 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P 为一般物价水平; Y 为一定时期内按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
数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 PY 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
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 表示M , 与Y 的函数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函数关系)
量; P 表示价格水平; 表示为满足式中,M 表示名义货币表示物价的预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
期变动率; 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 Y 表示货币收入; u 为其他随机因素。
3. 存款准备率
【答案】存款准备率分为法定存款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二者都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因素。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 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超额准备率是银行依据最大化原则意愿持有的超额准备和所有支票存款之间的比率。
4. 年度预算平衡论(annually balanced budget theory)
【答案】年度预算平衡论指关于国家预算收支应在每一个预算年度保持平衡的理论。“年度预算平衡论”是“健全财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种理论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财思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批古典经济学家,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推崇自由竞争,主张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他们认为,个人平衡收支的节俭行为同样适用于国家,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收支应该保持平衡。“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论”曾长期支配许多国家的预算实务。中国也一直把年度预算平衡作为财政的基本要求。即使改革以来出现了较长时期的预算赤字,但恢复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一直是中国财政部门的既定目标。尽管本世纪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以对付经济危机,但这种政策带来的滞胀局面,使年度预算收支平衡的呼声又日渐高涨起来。
5. 市场有效性
【答案】市场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市场上,商品买卖之间的相互行为形成某一特定商品价格,这一价格能够全面反映有关商品的所有公开信息,尤其在出现任何有关的新信息后,上述价格应该能够立即随之做出调整的整个过程的效率。对市场有效性的直观刻画是: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 价格对有关新信息可以做出迅速且不偏不倚的反映; 没有可能利用公开信息进行套利。按照影响证券价格的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有效市场理论将市场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三种有效市场。在弱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反映了其所有历史交易信息,即有关证券的历史信息己经被充分披露、均匀分布和完全使用,任何投资者不可能通过任何方法来分析这些历史信息以取得超额收益; 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公开信息,例如公司公布的盈利报告、分红、送配股的公告、会计政策变动以及专业机构公开发表的资料等,即证券价格的形成反映了全部投资者对所有公开信息的判断; 在强式有效市场存在情况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及时地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与内幕的信息。
6. 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答案】收入性不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经济周期,也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外需求的
增减来实现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
7. 投资基金
【答案】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下具。投资基金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与契约型投资基金、成长型投资基金和收入型投资基金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投资基金一般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其特点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投资基金具有积累个人财富、价值贮藏和获取高收益的投资功能。
8.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
,是以个人独立经济活动为基础,【答案】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
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交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流动和部分短期资本流动所表示的交易。它们主要有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政府和私人的援助、赠与,为追求利润而进行的对外投资,以及为发展本国经济而借入的外国资金等。一般来说,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就是经常项目加各长期资本项目和部分短期资本流动项目的借贷双方的差额。但对于某些短期资本流动很难确定它是自主性的,还是调节性的,因此这种国际收支差额分析用处不大,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收支差额来反映其国际收支状况。
二、简答题
9.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案】(1)社会总需求的定义
社会总需求指的是经济中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也即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总需求由四部分组成: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X-M )。总需求也就是用支出法求
,所以GNP=AD=C+I+G+(X-M )得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总需求水平决
定产出水平,因而在凯恩斯主义中,总需求分析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
(2)货币供给的定义
货币供给是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3)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①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内在联系是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四部分影响而联系的。一定程度上,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会刺激投资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