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蛋白。

【答案】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有五种类型

它们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2. 固定行为型。

【答案】固定行为型是外界的一个特定的刺激可引起动物发生特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稳定的,每次刺激都发生相同的反应,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

3.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的肽链再折叠形成的构象,如球蛋白、纤维蛋白。

4. 系统。

【答案】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以完成相关的功能的结构体系。

5. 细胞分裂素

【答案】细胞分裂素是指调节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植物激素之一,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

6. 基因文库。

【答案】基因文库是指大量的、代表某生物体整个基因组的DNA 片段插入到载体DNA 中,转化大肠杆菌后收集在一起作永久保存的遗传物质库。

7. 结构基因组学。

【答案】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各种遗传元件的组成物质的序列特征、基因定位、基因组作图等。

8.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是一种能够催化DNA 中相邻的【答案】

二酯键并把两段DNA 拼接起来的核酸酶。

和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

二、简答题

9. 简述限制因子和最低量定律。

【答案】(1)限制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限制因子是指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时,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任何生态因子。

(2)最低量定律: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每种生物若要生长都要求有它必需的一定量的生态因子,当这些必需的生态因子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量降至该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限度(即成为限制因子),而其他必需生态因素的量供应得很充足时,该生物的生长速度主要受这个或这两个限制因子的限制,这就是最低量定律。

10.简述激素的主要作用。

【答案】激素是由内分泌系统的特定的器官或细胞在特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某种特异性物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产生特定的效应。它们只调节特定过程的速率,并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物质。激素与酶不同,它们只能对复杂的细胞结构起作用,不能在破坏了细胞结构的组织匀浆中发挥作用。激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5个方面:

(1)维持稳态;

(2)促进生长与发育;

(3)促进生殖活动;

(4)调节能量转换;

(5)调节行为。

11.—个蛋白质分子有5条肽链,由1998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个数和含有的肽键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在一条由n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中,形成的肽键个数=生成的水分子个数=n-l。同理,在由多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中,形成肽键数目=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一该蛋白质分子中肽链条数。此题中生成水分子数和含有的肽键数都应是1998-5=1993。

12.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答案】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异域物种形成

异域物种形成是指在被隔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新的物种同老物种之间的性状分歧和生殖隔离的形成,其中自然选择对异域物种形成起主要作用。

(2)彼此独立发生的相似的物种形成

同域物种形成

同域物种形成是指新物种可以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条件下形成。

并行的物种形成

并行的物种形成是指同一物种的后代在不同地方彼此独立地形成有相似适应性状的物种。 (3)多倍体植物一经产生就是一种新的物种

在渐进的物种形成中,进化的原材料最终来自结构基因的点突变,物种形成是突变、重组、选择和隔离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遗传的变化中发育调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和整倍性的变化等变异作用,物种形成过程能比较迅速甚至跳跃式完成。新的多倍体植物一经形成,就和它的二倍体亲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瞬时”就成为另外一种新的物种。

(4)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

点断平衡模式认为新的物种是跳跃式出现的,一旦形成,将长期处于表型平衡状态,直到另一次物种形成的突然出现。

13.什么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其过程有何特点?在植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答案】(1)双受精是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珠孔,经助细胞进入胚囊,到达胚囊后,两个精子从花粉管释放,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2)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雌雄配子结合,恢复原有染色体数目,保证物种的稳定性;来自不同亲本的遗传信息既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提供了可能出现新的变异的基础;形成三倍体的胚乳,同样兼具双亲的遗传性,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营养,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14.举例说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答案】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包括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种的总和。

①例如:草→鼠→蛇→猫头鹰。这条捕食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②某些生物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食物链。例如:植物残枝败叶→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这是一条腐生链。生物间因寄生关系形成寄生链。

食物链中的每一环节都与周围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进而形成食物网。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