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材。

【答案】心材是指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内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2. 假果。

【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假果是指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3. 性状。

【答案】性状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

4. 变温动物。

【答案】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是指体温因周围环境而改变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虫类。

5. 相对性状。

【答案】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6. 原丝体。

【答案】原丝体是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7.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指B 细胞在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免疫过程。

8. 雄性不育。

【答案】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雄性不育可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花药退化,二是花药内无花粉,三是花粉败育。

二、简答题

9. 简述遗传物质DNA 在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变化。

【答案】从上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有丝分裂开始之间的一段间隙时间,称为

间期,包括

(1)

(3)期、S 期、期。间期是DNA 合成和细胞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的时期。 期:此时没有DNA 复制,但有RNA 和蛋白质合成。 期:此时细胞里含有两套完整的二倍体染色体,不再进行DNA 合成。

(2)S 期:此时细胞内进行DNA 合成,DNA 总量増加一倍。 间期DNA 的含量増加1倍:

细胞有丝分裂M 期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中DNA 分子数的变化:前期4n ,中期4n , 后期4n , 末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NA 的含量恢复到2n 。

10.举出三种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答案】(1)改良半夜法:主要测定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干重的增加。

(2)红外分析法:原理是对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的浓度与红外辐射能量降低呈线性关系。

(3)氧电极法:氧电极由铂和银构成,其外套有聚乙烯薄膜,外加激化电压时,溶氧透过薄膜在阴极上还原,同时产生扩散电流,溶氧量越高,电流越强。

11.多肽是沿inRNA 的端还是端延长的?

【答案】在真核生物中,mRNA 在细胞核内形成后,即穿过核膜孔进入细胞质。此时核糖体即可附着其上,从它的端开始“阅读”,即从mRNA 的

12.简述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端向端移行,实现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动物,在其个体发育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三大主要共同特征。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尾索动物亚门的脊索存在幼体的尾部,代表动物是柄海鞘。头索动物亚门的脊索纵贯全身,并向前延伸至背神经管前端,代表动物文昌鱼。

1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等植物的生活史。

【答案】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苔藓植物受精必须借助于水。

(2)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蕨类植物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内部有维管系统,配子体虽然不如孢子体发达,但也能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具有胚,但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受精仍离不开水。

(3)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种子植物在蕨类植物的基础上摆脱了有性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14.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或详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加粗生长过程。)

【答案】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三、论述题

15.试述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发热对肌体的利弊如何?

【答案】(1)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

由于致热原突破体表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人体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发热对肌体的利弊

①有利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发热,可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生成加快,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人体消耗各种营养物质使人恢复健康。

②不利影响

体温升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对人体不利,这是由于过高的体温会造成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而且发热过程要消耗氧,当体温超过

16.试述地球生命的起源。 时,可能引起人的死亡。

【答案】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事件。生命是在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地球先经历约10亿年进化史),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无生命的物质经历一个自然的、长期的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生命起源演化经历过地球进化、生命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历程。生命发生的最早阶段是化学进化,即从无机小分子(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从而进化到原始生命的阶段。生命在地球进化的过程中诞生。

(1)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有机小分子的非生物合成,无机分子生成有机分子。地球形成约在45亿年前,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在紫外线、闪电、辐射等作用下,还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