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思想政治教育806政治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院外活动

【答案】“院外活动”一词,源于美国政治学,它最初用来描绘意欲在国会立法期间影响议员的活动。院外活动的现代含义更为广泛,它小仅包括利益集团影响议员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利益集团谋求政党、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支持的活动,以及通过传播媒介等谋求一般公众支持的活动。院外活动集团以美国最为典型。院外活动包括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即利益集团或其代表一一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个人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相对于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

2.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特性包括:

①主体利益性。社会关系在现实形态上体现为人们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因此,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政治权力的性质必然现实地表现为该权力主体的利益性。

②强制约束性。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③专属排他险。在既定的范围和层次上,政治权力具有专属性。

④扩张延展性。政治权力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权力,也是与其他实际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中的政治权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配性的能动力量,在其内在的扩展性驱使下,政治权力自发地趋向扩展。因此,为了使政治权力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制约。

3. 行政机关立法参与权

【答案】立法参与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所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利。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把立法权赋予议会,但政府一般都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创议权,包括创议修改宪法和制定普通法律,这种创议可以是直接提出宪法修正案和法律的草案。如上所述,只有在议会制国家和半总统制国家,政府才有提出法律草案的权力。而在总统制的美国,总统和政府所拟定的法律草案,必须以议员的名义在议会提出,总统的立法参与权表现为指导立法,即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及各种专门咨文的形式提出立法纲领和计划; 二是对法律的否决权,这项权力是在公布法律的程序中体现的。如美国总统如不赞成某项法

律,可以将否决意见书连同法案一起退回国会,但此种否决如果被国会两院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法律仍可生效。法国总统作为政府总政策的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将法律退给议会重新审议。

4. 政治合法性

【答案】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其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社会成员据以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和正当性。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通常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对于政治统治行为的心理认同、忠诚与遵从以及政治统治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的资格和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统治如何以及能否在社会范围内以价值观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行; 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5. 政治情感

【答案】政治情感是指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它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心理构成要素之一。

6. 马基雅维利

【答案】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君主论》。其主要观点有:

①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

②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③马基雅维利就人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质。他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7.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谓“两种制度”即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照顾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现实情况和当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允许那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原有的社会制度长期不变。

实行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在国家结构问题上的重大创造。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国家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府一一国务院。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特区政府是一级地方政府。特别行政区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又是真实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除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和不属于特区高度自治权范围的以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9. 国家历史类型

【答案】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

①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维护奴隶主阶级政治特权地位和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

②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农民阶级的统治机器,因此,它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政。

③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的工具。

④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它本质上维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而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10.立宪君主制

【答案】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