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省培养单位海洋研究所838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天然水的碱度【答案】天然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

质总量。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强碱

酸盐等。等;的物

弱碱,如等;强碱弱酸盐,如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腐殖

2. 盐基饱和度

【答案】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在土壤胶体的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母质、气候等因素有关。

3.

【答案】多氯联苯

污染物。是指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理化性质稳定,用途广泛,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化合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4. 环境污染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

5. 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的机制。

【答案】植物耐受金属毒害的机制是:

(1)植物耐金属毒害的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细胞壁钝化、跨膜运输减少、主动外排、区域化分布、螯合、合成逆境蛋白、产生乙烯等。

(2)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机制是通过诱导金属配体的合成,形成金属配体复合物,并在器官、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呈区域化分布。植物体内存在多种金属配体,主要包括有机酸(草酸、

组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氨基酸、植物螯合肽(

富半胱氨酸的寡肽)和植物金属硫蛋白

(3)金属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后,细胞内的金属即以非活性态存在,或形成金属配位复合体转运到叶泡中,降低原生质体中游离态金属的浓度,它们参与植物对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非蛋白形态的

6. 砷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答案】砷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如下:

(1)在天然水体中

砷的存在形态为

碱性水环境中,

砷主要以

(2)在土壤中

砷主要与铁、铝水合氧化物以胶体结合的形态存在,水溶态含量极少。

(3)砷的甲基化

砷的生物甲基化反应和生物还原反应是它在环境中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它们能产生一些可在空气和水中运动并相当稳定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但生物甲基化所产生的砷化合物易被氧化和细菌脱甲基化,结果又使它们回到无机砷化合物的形式。形式存在;

在和在天然水的表层中,由于溶解氧浓度和形式存在;

在的的水环境中,

则主要以三价的

高,pE 值高,pH 值在4〜9之间,

砷主要以五价的

形式存在。以上这些形态的砷都是水溶性的,它们容易随水发生迁移。

7. 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答案】河流中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例子如下:(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径小于的占研究表明,泥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重金属的量也越大;当重金属浓度不变时,随着河流泥沙量增大,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大;河流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弗莱特利希等温线;

(2)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的升高而增大;河水等于8.3左右时,重金属离子

在此条件下有

不同程度的水解、沉淀、配合和被悬浮物吸附,控制了河水中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3)泥沙中有机质含量随季节而变化,悬浮物中有机质大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泥沙中重金属的吸附量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重金属在河水、悬浮物、沉积物中的分配比是:悬浮物大于沉积物,而沉积物和悬浮物远远大于河水中重金属含量。

三、论述题

8. 写出天然水体碱度的组成,并推导碳酸盐水体的总碱度的表达式。【答案】(1

)天然水体碱度的组成在水体中存在着各种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

包括强碱、弱碱和各种碳酸盐等强碱弱酸盐。碳酸盐水体中,

含有化学反应及平衡常数如下所示:

(2)碳酸盐水体总碱度表达式推导依据亨利定律及平衡常数可知:

依据电中性原理,有:

联立,得:

9. 阐述几种新型的绿色化催化剂。

【答案】新型的绿色化催化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新型酸碱催化剂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无机酸碱作催化剂进行多种类型的反应。但这些液体酸碱催化剂存在腐蚀设备、副反应多、污染环境等缺点。近年开发出来的固体超强酸(或强碱)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等都可算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可代替传统的酸碱催化剂。

(2)夹层催化剂

此种催化剂是选用天然黏土,如膨润土、高岭土、蒙脱土等层状化合物为基材,在层与层之间插入金属、金属离子、有机金属络合物离子或无机氧化物,形成一种新型的夹层化合物。这种夹层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夹层内,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夹层内部形成特有的电场,反应物只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