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建筑构造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建筑构造遮阳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如何?

【答案】遮阳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四种: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和挡板式。

(1)水平式

水平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大,从窗上方照射的阳光,适于南向及接近南向的窗口。

(2)垂直式

垂直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小,从窗两侧斜射的阳光,适用于东、西及接近东、西朝向的窗口。

(3)综合式

综合式包含有水平及垂直遮阳,能遮挡窗上方及左右两侧的阳光,故适用南、东南、西南及其附近朝向的窗□。

(4)挡板式

挡板式能够遮挡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射窗口的阳光,适于东、西向的窗口。

2. 常见的楼梯形式和使用范围?

【答案】(1)直行单跑楼梯

此种楼梯无中间平台,由于单跑楼段踏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故仅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2)直行多跑楼梯

此种楼梯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将单梯段变为多梯段。一般为双跑梯段,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3)平行双跑楼梯

此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当上下多层楼面时,比直跑楼梯节约交通面积并缩短人流行走距离,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

①平行双分楼梯形式是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演变产生的。其梯段平行而行走方向相反,且第一跑在中部上行,然后其中间平台处往两边以第一跑的二分之一梯段宽,各上一跑到楼层面,

通常在人流多、楼段宽度较大时采用。由于其造型的对称严谨性,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②平行双合楼梯与平行双分楼梯类似,区别仅在于楼层平台起步第一跑梯段前者在中而后者在两边。

(5)折行多跑楼梯

①折行双跑楼梯人流导向较自由,折角可变,可为90°, 也可大于或小于90°。当折角大于90°时,由于其行进方向性类似直行双跑梯,故常用于导向性强、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

筑的门厅中;当折角小于90°时,其行进方向回转延续性有所改观,形成三角形楼梯间。

②折行三跑楼梯中部形成较大梯井。由于有三跑梯段,常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中。因楼梯井较大,不安全,供少年儿童使用的建筑不能采用此种楼梯。

(6)交叉跑(剪刀)楼梯。

①交叉跑(剪刀)楼梯,可认为是由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但仅适合层高小的建筑。

②交叉跑(剪刀)楼梯,当层高较大时,设置中间平台,中间平台为人流变换行走方向提供了条件,适用于层高较大且有楼层人流多向性选择要求的建筑,如商场、多层食堂等。

(7)螺旋形楼梯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形。其平台和踏步均为扇形平面,踏步内侧宽度很小,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且构造较复杂。这种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但由于其流线形造型美观,常作为建筑小品布置在庭院或室内。

(8)弧形楼梯

弧形楼梯与螺旋形楼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一较大的轴心空间旋转,未构成水平投影圆,仅为一段弧环,并且曲率半径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使坡度不至于过陡,可以用来通行较多的人流。弧形楼梯也是折行楼梯的演变形式,当布置在公共建筑的门厅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轻盈的造型。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3. 平开门的组成和门框的安装方式?

【答案】(1)平开门的组成

门一般由门框、门扇、亮子、五金零件及其附件组成。

①门扇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分为镶板门、夹板门、拼板门、玻璃门和纱门等类型。

②亮子又称腰头窗,在门上方,为辅助采光和通风之用,有平开、固定及上、中、下悬几种。

③门框是门扇、亮子与墙的联系构件。

④五金零件一般有铰链、插销、门锁、拉手、门碰头等。

⑤附件有贴脸板、筒子板等。

(2)门框的安装方式

门框的安装根据施工方式分后塞口和先立口两种。

①塞口(又称塞樘子),是在墙砌好后再安装门框。采用此法,洞口的宽度应比门框大20〜30mm , 高度比门框大10〜20mm 。门洞两侧墙上每隔600〜1000mm 预埋木砖或预留缺口,以便用圆钉或水泥砂浆将门框固定。框与墙间的缝隙需用沥青麻丝嵌填。

②立口(又称立樘子)在砌墙前即用支撑先立门框然后砌墙。框与墙的结合紧密,但是立樘与砌墙工序交叉,施工不便。

4. 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有哪些?各层如何做法?卷材防水层下面的找平层为何要设分隔缝?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在构造层次及做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基本构造层次

卷材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按其作用分为顶棚层、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①结构层

多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可以是现浇板,也可以是预制板。

②找平层

a. 卷材防水层要求铺贴在坚固而平整的基层上,以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因而在松软材料及预制屋面板上铺设卷材以前,都需先做找乎层。

b. 为防止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分格缝的宽度一般为5〜20mm , 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 屋面板为预制装配式时,分格缝应设在预制板的端缝处。分格缝上面应覆盖一层200〜300mm 宽的附加卷材,用粘结剂单边点贴,以使分格缝处的卷材有较大的伸缩余地,避免开裂。

③结合层

结合层的作用是在基层与卷材胶粘剂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和高分子卷材通常采用配套的卷材胶粘剂和基层处理剂作结合层。

④防水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做法有冷粘法和热熔法两种,冷粘法是用胶粘剂将卷材粘结在找平层上,或利用某些卷材的自粘性进行铺贴。

⑤保护层

设置保护层的目的是保护防水层,使卷材在阳光和大气的作用下不致迅速老化,同时保护层还可以防止沥青类卷材中的沥青过热流淌,并防止暴雨对浙青的冲刷。

(2)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

①上人屋面

不上人时,改性浙青卷材防水屋面一般在防水层上撒粒径为1.5〜2_的石粒或砂粒作为保护层;高分子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屋面等通常是在卷材面上涂刷水溶型或溶剂型浅色保护着色剂,如氯丁银粉胶等。

②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面的保护层有着双重作用,既保护防水层又是屋面面层,因而要求保护层平整、耐磨。做法通常是在防水层上先铺设10厚低强度等级砂浆隔离层,其上再用现浇40mm 厚C20细石混凝土或用20厚聚合物砂浆铺贴缸砖、大阶砖、混凝土板等块材。

5. 直接抹灰顶棚的类型及适应范围。

【答案】(1)直接抹灰顶棚属于直接式顶棚的一种,常用的有纸筋石灰浆顶棚、混合砂浆顶棚、水泥砂浆顶棚、麻刀石灰浆顶棚及石膏灰浆顶棚。